為啥不能接受,因為按照卓瑪的八卦說法,清朝很有可能是建文帝的後人,為了報複朱棣後人而建立的朝代。
當然這是陰謀論的說法,可是曆史就是這樣,明清交替之際就是有那麽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比如為什麽明朝末期有那麽多地位很高的將領叛變了,為什麽最後吳三桂要打開山海關。
其實這些明朝將領有很多選擇了,比如投降李自成的起義軍,也比投降滿清韃靼要好多的吧。
可他們這些明朝將領就是投降滿清,最絕的還有滿清還把吳三桂在內的三位漢人封為了藩王,並且容忍他們擁兵自重。
如果不是康熙後來的削藩政策,這種一個朝代剛建立,就大肆冊封易信藩王的做法,是不是很像中原政權的做法。
有人說明朝之前的蒙元也有分封的先例,但是蒙元一般都是有親屬血緣關係的才冊封,他們可不冊封沒有血緣的外人。
要知道成吉思汗的兒子多,孫子更多,畢竟當年的蒙元在打天下的時候,人口繁衍方麵還是很奔放的。
而冊封沒有血緣關係的藩王,隻在中原政權中出現過。
但是一個算是從關外入侵到中原的外族,怎麽就學會了冊封異姓藩王呢?
並且還有一點,那就是清朝進入關內後,就好像對明朝政體很熟悉,基本上直接用了三省六部製,並且各種政令體係幾乎很少改動。
這就更奇怪了,你如果說滿清學習明朝的行政體係,這可能說的通,可是上來後幾乎照搬的用,這就不對了。
還有就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執意要讓全國上下留上滿族的發型,這也有點怪異。
總之如果按照卓瑪的陰謀論下來,清朝和明朝就應該算是一個朝代,尤其是後來的閉關鎖國,似乎也像是回應明朝的鄭和下西洋。
“打住!”張元平受不了了,因為這種陰謀論的推理很容易上癮的,會讓你不自覺的想要知道假設會不會是真的,從而主動的去挖掘大量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