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段峰催動馬匹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疾速向前馳去。
然而,軍師的計劃哪裏能容得他有半點喘息?
就在前隊人馬按照段峰的命令向著北方的出口急行之時,北方隘口兩側有近百人突然殺出,分成前後兩排一字排開,將狹窄的隘口完全堵死。然後這百人舉弓搭箭,抬手就射。
隔著四十餘丈的距離,近百人一輪齊射便是一百支利箭。使團前隊衝鋒中的驍騎營騎兵一共有二百五十人,在這狹小的空間裏,那一百支利箭的威力極大,仿若漫天的蝗蟲般鋪天蓋地地罩向那些騎兵。
馬蹄濺泥,飛蝗染血,四十幾匹馬上的嶽陽國勇士在一陣慘呼聲中翻於馬下。利箭刺進皮膚的噗噗聲,混合著馬蹬的拖著死屍的嘩嘩聲,組成了一首並不悅耳的死亡韻律。
然而,求生的欲望刺激著繼續衝刺中的幸存騎兵們,四十丈的距離衝出去便有生存的希望,留在隘口裏必死無疑。因此,騎兵們的潛意識竟然生冷地刻意過濾掉了那些令人心碎的落馬慘叫聲,向前、向前、再向前,他們的希望隻有向前!
他們不是不珍惜那些失去生命的戰友們,而是此刻他們沒有時間回過頭看上一眼。因為這是殘酷的戰場,也許下一刻自己就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那時到了地下,兄弟們有的是時間把酒言歡。
第一輪齊射剛剛落下帷幕,第二輪百箭齊射便又到了。
三十丈的距離,又是五十幾匹馬失去了它們曾經同甘共苦的主人。
那些失去主人的馬兒也許知道它們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可是即便“他們”不在了,可是衝鋒的路上還有“它們”!
這就是戰馬,它們承載著戰士的意誌,活著就要衝鋒陷陣,至死方休!
當第三輪齊射到達的時候,騎兵們距離出口還有二十丈的距離。前隊衝鋒中剩餘的近一百五十名騎兵在這個黑色的夜裏似乎也看到了些許詼諧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