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院內,各院掌座正襟危坐,見陰長生緩步而至,紛紛抬眼注目。
十年前,收徒大典遠遠的見過一麵,那時候的法海還是個稚童,一晃已是清秀少年,眸光清澈,麵如桃李,一襲白袍,卷氣逼人,不失為一個討人喜歡的小子。
“見過方丈,各位師兄!”陰長生不卑不亢,朝各堂首座一一見禮。
坐在上首的方丈,暗暗點頭,在座諸位皆是凝海修為,能在這份壓迫下保持從容,亦是難能可貴。
可這樣相貌出眾,舉止得體的師弟,怎偏偏根骨不佳,難成正果,不由得扼腕歎息。
方丈感慨萬千,想到此間目的強定心神,輕咳一聲慈愛的開口:“師弟,你來竹隱寺多少年頭了?”
“啟稟師兄,自三歲跟隨恩師開始,已有十載。”陰長生微微稽首,回答的幹淨利落。
“老衲記得,你初到竹隱寺時,還是個三歲稚童。”方丈比了比手勢,溫和的目光落到陰長生身上,喟歎道:“真是光陰似箭啊,現在想起來仿如昨日。”
陰長生表情恭敬,心中暗忖:“經過一月的折騰,若此時提出下山,斷無不允之理!”
方丈寒暄幾句,不動聲色的掃過大廳,幾位首座老態龍鍾,閉目養神,似不問世事的雕塑,心中發苦,看來勸解工作隻能自己一馬當先。
話鋒一轉,步入正題,道:“師弟最近可是在修習《禪天造化訣》?”
此言一出,陰長生臉色微變,轉瞬歸於平靜,《禪天造化訣》實在詭異,每每行功,皆引得竹隱寺上下雞犬不寧,實難隱瞞。
“正是!”
既然瞞不住,倒不如坦誠相告。
方丈歎了口氣,在他看來陰長生此舉無異於自毀前程,否則活個百年,做個文僧,青燈古佛,平平淡淡不失為一種修行。
《禪天造化訣》最大的弊端就是,一旦運功引氣,周身脈門必然與天地共振,造化之氣難免逸出體外,引起荒獸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