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後拉著這位新提拔上來的軍事領導人問寒問暖,將所有的必要的客套話都講完了後,迫不及待地請教如何奪取天下。
韓信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漢王東爭天下的對手是誰?
這還要問當然是項羽呀,這個幼兒園級別的問題多少讓劉邦有點兒失望,蕭何推薦的這位軍事天才是不是個低智商的冒牌貨?
劉邦不動聲色回答:是霸王。
韓信再問論勇、論仁、論勢、論謀,漢王自覺與霸王比誰強?
這簡直是一個羞辱劉邦的問題:論勇,誰不知道“羽之神勇天下無雙”,一千個劉邦也打不贏一個項羽呀;論仁,項羽待麾下戰將勝如兄弟,士兵生病了親自問寒問暖關懷備至,而劉邦經常將手下將士當兒子一樣罵,根本比不上前者;論勢,那就更不用提了,項羽貴為諸侯盟主天下霸王,麾下戰將精兵數十萬眾,劉邦區區三萬人馬還天天有人溜掉;論謀,項羽破釜沉舟的戰術劉邦一百年也學不會。
難道韓信是在提醒我知足常樂莫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沉默許久,劉邦老老實實地回道我都不如他。
韓信大喜,這樣我們就贏了。
啥?我沒聽錯吧?劉邦莫名其妙。
韓信說我們贏了,既然漢王已經明確了東爭天下的對手是項羽,那麽除了項羽和項羽的死黨外,其他一切人,包括田榮、田橫、韓廣、趙歇、張耳、陳餘、章邯、司馬欣、董翳、吳芮、韓成、英布,甚至義帝和痛恨項羽的老百姓等等都可以爭取過來做我們的朋友,所以漢王必須製定出不同的政策來分別對待,天下諸侯有敵有友,該攻城的攻城,該攻心的還得攻心。
劉邦恍然大悟,第一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極其重要,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一個革命首要問題,隻有弄明白了這一點老子做事才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