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齊天大聖傳(共六冊)

第一百零五章 理與道

悟空行遍這太極圖中陰魚三十一國,心中唏噓不已,失信國、欺心國、妄念國、偷盜國、奢侈國、風流國、傲慢國、易怒國、饕餮國……一幕幕醜惡景象看過,盡展人性之原罪與劣根。

而在那陰魚黑中白點處,卻有一君子國,此國人民正直單純、光明磊落、寬以待人、樂善好施。悟空在此逗留良久,發現此國居民寧肯自己挨餓,也會將手中食物贈予路邊乞丐,而這乞丐若見施舍者並無多餘,定會堅辭不收。其他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自然在君子國中是尋常事了。

悟空心中若有所悟,這君子國居於黑中之白,惡中之大善,絲毫不受外界影響。仔細想來,人心又何嚐不是如此,這世上其實並無絕對的惡人與善人。世人皆道,順理則為善,逆理則為惡,而這理又是什麽?

善者心中未嚐不存惡念,而惡者亦有行善之時,他們心中的理難道忽而為善、忽而為惡嗎?不對!人心中存理,應獨一無二,終其一生,也不會相悖自己的本心。

但是,論起善惡之錯綜複雜,應在於理之變化!

理,可變!

悟空想通了這層道理,心中暢快,頗有些自得。他轉念再想,太上老君布下此界,定是費了不少苦心,陰陽魚中共計六十四國,這得花下多少心思,費多少力氣。

那陽魚中眾多國度,倒沒看出多少差別。如敢為國、常樂國、勤勉國、善思國、大善國……內中人民皆知書達禮,善良淳樸,雖衣食不豐,卻也彼此相讓、其樂融融。唯有白中黑點處有一國度,名曰大惡國,內中人民簡直是集陰魚三十一國惡習之大成,民風剽悍凶惡、爾虞我詐、鉤心鬥角、兩麵三刀,偏偏此國居於眾多善國中間,卻絲毫學不到半點兒教化禮法。

善中之惡,卻顯更惡。

悟空思之再三,隱約摸著點兒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