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鎮地處偏僻,雖不至於與世隔絕,每家也不窮,卻交通來往很不方便,隻有城東車站到童家鎮這一條線路。
而且,這條路也是當年某任縣長聽說童家鎮進城竟需要來回走四十公裏的路程這一事實而大為震驚。
在如今天朝已步入全麵小康的時代,還有如此交通不便的地方,著實令人不可置信。
後來他深入了解童家鎮的情況後才知道,童家鎮周圍其實農業產出豐富。
基本上全縣的瓜果蔬菜,都是童家鎮產出的,那裏實行的是大棚種植、機械種植等等高科技農業種植方式。
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交通竟異常不通暢。每個季度,都是外麵來的大貨車,一車車的把產品賤收拿出去高價賣。
這嚴重影響了農戶的利益。
但他們卻沒辦法,因為早年他們曾申請過專車路線,卻被否決了,理由是路太爛了,車輛消耗太大,支出與收益完全不對等。
後麵他們自己籌錢把路修好了,結果上麵的人又以各種理由推諉。
反正就是不派車。
要知道,童家鎮中的農戶,都是些年齡上去,又沒讀過書的老實巴交的農民。
他們開車不會,隻會擺弄些農業機械,和坐車。
上麵不派車,他們就沒辦法自己把農產品運出去賣。
於是那位縣長在得知這些情況後,大手一揮,直接安排了一條大巴車專車路線,每天滾動發車。
雖說依舊杯水車薪,但有總比沒有要好。
這段時間,公交車司機小李,跑的就是從城東車站到童家鎮的路線。
令他奇怪的是,連續好幾天,都沒從童家鎮接到過人了,這種情況在以前從未發生過。
他問過此前跑過這條路線的同僚,都說每天從童家鎮到城裏的人很多,基本是車車爆滿,而且是到處掛著放著塞著各種產品。
他們公交車司機基本跑那條路線的每天都可以免費收到農戶們送的農產品,吃都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