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怒海潛沙 第三十一章 二十年前
悶油瓶,不,應該說是張起靈,他的語氣平緩,絲毫不帶一絲感情色彩,從他的敘述中,我漸漸看到了這個巨大迷團的一角。然而我沒有辦法從他的敘述中了解,他在整個事件中所想所聽,也無法了解他真正的身世背景,我們暫時把他想象成一個沉默睿智的青年。
在深深的海底,無法聽到海麵上的狂風怒號,但是還是能夠感覺到風暴來臨前的那種窒息。
張起靈他靜靜的坐在耳室的角落裏,看著他的同伴們爭先恐後的去研究地上的青花瓷器。這些瓷器對與他來說,毫無吸引力,而這幾個看上去比他年長一些的學長,卻已經被這些東西完全吸引了過去。
他們互相傳閱,有的想把上麵的花紋描錄下來,有的在討論上麵圖案的意思,這個時候,突然有個人叫道:“你們快來看!這些瓷器底下有蹊蹺!”
說這句話的人名字叫霍玲,是考隊三個女生中的年紀最小的一個,父母是一高幹,平時嬌生慣養的,特別喜歡大驚小怪的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張起靈聽到她的聲音就覺得頭痛起來,不過她這樣的女生這個小團隊中還是比較受歡迎的,這一聲嬌滴滴的聲音,馬上把其他幾個人勾引了過去。
這些男生都爭相恐後,希望能夠在霍鈴麵前顯示自己的學問,紛紛叫道:“能什麽蹊蹺?拿給我看看。”霍玲翻過手裏的一個瓷器,讓他們看,一個看了一眼,說道:“這個啊,我知道,這個叫窯號,代表這隻瓷器的產地。”
另一個馬上反駁,說道:“不對,明窯的窯號不是這個樣的,這可能是代表這個墓主人身份的府號銘文!”
第一個就有點麵子上掛不住,說道:“府號銘文一般都是四個字的,這裏隻有一個字,還非常的生僻,你說的更加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