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百六十五夜詭故事

第三十二夜、死孩子皮

那年是一九九一年,我三年級,剛滿九歲。千萬別以為這麽大的孩子好糊弄,其實一般人情世故什麽都懂。大家都是從九歲的年紀過來的,回憶回憶當年的自己就全明白了。所以,鬼到底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鬼,我和李葉許文彬心裏都有數,而且一點也不妨礙我們喜歡它,特別是我。

下麵我要講的,就是在鬼的幫助下使我家庭氛圍緩解之後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件事。鄭重提醒:這段經曆有些重口味,可能會給各位讀者帶來感官上的不悅,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一般還是跳過不讀的好,畢竟閱讀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那麽,咱們現在開始細說:

鬼的一封信,令我爸我媽之間的關係解凍。因為太長時間沒溝通,冷不丁的突然融洽讓他倆都有點抹不開麵,成天客客氣氣相敬如賓的,顯得十分生分。不過可以感覺出一家人都在向著建立五好家庭的方向努力。好比說,周日,三口人一起去五愛市場買衣服。

五愛,曾經是我們市的驕傲,東北亞最大的輕工產品批發市場。想當年風光無限,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外地客商背著麻袋大包小裹來此進貨,甚至金發碧眼的老毛子們同樣絡繹不絕——當然,他們中也有許多人曾被精明的中國人騙得體無完膚。後來隨著東北經濟的衰落,當年風光已不複存在,規模早被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昆明螺絲灣等幾個後起之秀遠遠超越。

有意思的是,老百姓對在五愛市場做生意的人評價普遍不高。這裏有幾方麵的原因,一個是確實奸商當道假貨橫行,不懂行情的人很少有不挨宰的;但另一方麵,五愛商戶是我市最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參雜著仇富與嫉妒的心理,舍不得金飯碗的普通人經常說一開始隻有勞改釋放犯和盲流等沒工作的人,無路可走了才不得不去五愛幹個體,結果沒想到被他們沾了政策的光。話裏麵的酸味隔了二十多年我合計起來依然倒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