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井之前,我特意在當初得到《陰山法笈》的那座小墳塋跟前待了一會兒,但這一次我並沒有聽到任何聲音。
我估計有了梁玉秀這個幸存者帶路,那個贈送給我《陰山法笈》的姑娘的在天之靈已經默許,也就不再阻止我們了吧……
梁玉秀也確實盡心盡責,在來百家墳之前就把相關注意事項耐心細致地告訴了我們。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無論聽到什麽、看到什麽,必須做到視若無睹、充耳不聞,否則心神一亂、必然危險。
吳鏡沫深為讚同梁玉秀的這個吩咐,表示農村老年人所說的“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用吳鏡沫的話來說,就是相當於半夜走到墳圈子旁邊的時候,如果聽到有人叫你的名字或者咳嗽或者哭笑的時候,你幹脆就像沒聽見一樣完全不理它,反而最安全。
如果自己一個人在坑邊河邊突然看到有秤砣或者雞蛋一類的東西漂在水上,你就像根本沒看到它一樣,才是最穩當的……
所以當我順著繩子往下滑的時候,突然聽到有個冷冰冰的聲音威脅著讓我趕快滾出去,我完全就像沒有聽到一樣,根本不理他。
我們六個人非常順利地鑽進了井下一個橫向的暗洞裏,除了那種幻聽似的威脅聲以外,確實是並沒有遇到任何危險。
接下來在梁玉秀的帶路下,我們成功繞過了好幾處沙窩泥潭一類的陷阱,順利穿過了一片磁場有異、指南針失靈的“迷魂陣”,有驚無險地繼續前進。
為了安全起見,楚靜嫻讓我每走一段距離,就用工兵鏟在地麵上劃一個箭頭,以免萬一找不到回來的路。
有了梁玉秀這個當年的幸存者帶路,絕對是事半功倍,讓我們少走了許多彎路、避免了好幾處致命的危險。
大約僅僅走了二十多分鍾的工夫,梁玉秀突然頓住了腳步,聲音不大卻充滿驚喜地說道:“那裏應該就是蟾王之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