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告訴郭守忠說,以“治軍有方、細柳營敢拒天子”而載入《史記》的西漢名將周亞夫,當年狩獵時也曾遇到過坐騎驚嘶、不肯向前的情況。
周亞夫雖然鐵麵殺坐騎以彰軍令,但在聽說是由於水下蜃棺作祟以後,周亞夫無可奈何最後也隻好繞道而行……
郭守忠聽了軍師的話卻是不以為然地表示,本將軍率兵為國平亂、為民除害,上有天子支持、下有黎民歡迎,豈能被一水下鬼物所阻?更何況“驪龍駒”豈能白死?
於是郭守忠決定在上遊築壩、下遊張網,非要瞧瞧那個害死“驪龍駒”的蜃棺到底是個什麽東西不可。
由於河流不大而且正好趕到枯水的季節,大軍在上遊瓶頸處築壩攔水以後,軍營前麵的那段河道很快就幹涸斷流了。
河道斷流以後,河**赫然露出一個形如虎口、寒氣凜凜的泉眼。
軍師告訴郭守忠說,那口泉眼看樣子極有可能深不見底、下通九幽,乃是蜃棺出入的門戶。所以才能嚇得戰馬受驚、嘶鳴而逃。
郭守忠令人用繩子拴住石頭拋到泉眼裏麵探探深淺,結果入繩幾十丈仍未到底兒。
這麽深的泉眼顯然是用石頭難以封堵的,而且郭守忠也不想費了這麽大的功夫一堵了之。
於是軍師幹脆建議郭守忠不妨在軍中懸賞,挑選幾個水性最好的兵勇下去察看一番到底是怎麽回事。
郭守忠隻好重金懸賞,讓人下水一探。
軍中幾個綽號“水耗子”、“賽漁鷹”的兵勇帶上長刀短劍,用繩子束在腰間,然後抱塊石頭潛進了那口泉眼裏。
但結果那些兵勇竟然無一生還,而且拽上來以後發現根本不像是溺水而死的,全身上下也沒有半點兒傷痕,反倒像是被什麽東西給活活嚇死的……
就在眾人麵麵相覷、深感驚駭的時候,附近村裏突然有一個年輕人求見將軍,自告奮勇地想要領賞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