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無形的罪

第106章 恩將仇報?

結合之前的現場勘查,我大概知道了凶殺的作案過程,再加上現在物證的落實,之前的猜想也被逐一證實。

如此說來,我們已經能將案發現場大致還原出來了,方冷在短時間內給我了巨大幫助,煙蒂中的乙醚,就是他整個計劃中最精妙的一點。

方冷的初步化驗結果表明,三支煙蒂裏,有兩隻不含乙醚殘留,隻有冉建國抽的那支煙裏留有毒素,這必然是凶手刻意為之,他與被害人在現場曾一起抽過這種煙。

這也就表明,在當日淩晨,凶手一直藏在工地裏,直到第二天工人下班時,他才混入人群中離開,而且此人極有可能是工人中的一員,這樣才不會引起工人們的懷疑。

所以在案發當夜,冉建國被劉曉輝等人蠱惑後,留在工地裏沉思良久,就在這個時候,凶手出來與冉建國有過短暫交流,而他發給冉建國的煙則是早已準備好的毒煙。

煙蒂的海綿裏留有針孔,他事先將爆珠內的香精抽走,並且注入了一定量的乙醚,此計劃顯然是早有準備,這個案子的確是蓄意謀殺!

由於乙醚具有特殊刺鼻氣味,所以一般來說聞到這種氣味的人會產生強烈反抗,方冷之所以一直沒有將乙醚作為可疑藥劑,也主要因為這一點,畢竟這東西大多是時候是用來強行致暈的,但冉建國的身上並沒有打鬥痕跡。

然而這也主要是因為現場的臭味本就很刺鼻,導致冉建國出現誤判,他忽略了香煙中的刺鼻氣息,一直到中毒反應出現時,他可能還不知道具體情況。

就在他將冉建國迷倒後,便趁機將冉建國掛在安全繩上,等待冉建國的毒發反應消失,而當冉建國蘇醒開始掙紮時,他將繩索拉緊,便以此製造了近乎完美的自殺現場。

照這麽說,此人的確是冉建國認識的人,否則一個對外界一直保持著防範心理的人不會輕易接受陌生人給的煙,冉建國的性格對生人的抵觸極其敏銳,但如果此人是他的工友,情況就會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