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銀行卡的可疑信息成為重大刑事案件的線索,所以當地公安部門的辦案民警就無權繼續過問,這件事的調查也由專案組接手。雖然不知道鍾健會對這件事做怎樣的處置,但我們從心底還是支持他的做法。
更何況這些信息也的確會對破案有幫助,至少我們可以從其中再找出一些線索來,說不定還能免去繁雜的多人審訊過程,直接鎖定凶手。
我們很快從當地支行調取了信息,發現這個每月按時給卡裏打錢的開戶人也是本地戶籍,這一點無可厚非,畢竟‘礦井’本就屬於大南山村的。開戶人叫呂岩,59歲,現居東灣村,東灣村是大南山村毗鄰的一個小村,經濟狀況與大南山村相差無幾。
看起來,這個‘礦井’還牽連不止一個村子的生計,如果處理不善,還真的會將一大批基層官員扯下馬。我們當天就驅車趕往呂岩的住所,讓我們想不到的是,東灣村的路況居然改善了許多,看起來這是專門修繕過的路,而且路上的車轍很深,顯然經常有小型貨運車輛經過。而當我們來到這個山中別院的時候,我們全隊人都吃了一驚。
高高的圍牆內有一棟兩層的小洋樓,樓外貼著彩色瓷磚,而院子裏的地麵也是水泥地,顯然不像這個村子裏的房屋。院子旁邊停著一輛小型貨運汽車,車兩旁的擋板明顯加高過,裏麵應該是裝載過類似礦石的不規則塊狀物體,而車頂上是一卷厚厚的不透明塑料布,應該是用來遮蓋貨物的。
如果猜的沒錯,這個呂岩應該就是私礦的老板。
當專案組一行人進入他家院子時,一個精瘦的老伯顯然有些驚慌失措,他隨即從屋裏端出十多個塑料小凳,看起來這個院子和柴村長的院子都有一樣的屬性,是可以用來開小會的。
這個老伯就是呂岩本人,在我們還未說明來訪目的時,他已經開始坐不住,並且屋裏的大嬸也慌忙找出一疊類似營業執照和證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