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無形的罪

第94章 重新分析

查看通訊記錄之後,我發現他們之間的聊天內容隻是一些逗樂的閑聊,但由於冉建國從小不與人打交道,好像在他心中已經把劉曉輝當知心朋友一樣看待。在記錄中,冉建國曾多次向劉曉輝提到過自己的家事,以及目前的困境,不過劉曉輝很多時候都在避開這些話題,他知道冉建國可能是想向他尋求經濟援助。

目前看來,冉建國的自殺意願的確十分明顯,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劉曉輝等人的惡意調侃,由於冉建國社會閱曆極低,所以很有可能把工友的玩笑當真。而在已經背負很大心理壓力的冉建國眼中,劉曉輝的忽然出現無異於給了他一絲慰藉,而劉曉輝的玩笑內容剛好與討薪相關,所以冉建國隨後便有了自殺的明確意圖,他想通過自己的死換取所謂的‘賠償金’,雖然這筆錢是子虛烏有的,但劉曉輝的捏造卻也讓冉建國深信不疑,在反複糾結考慮之後,冉建國與案發當日夜飲酒壯膽,並準備自殺。

通過現在收集的線索也隻能得出以上結論來,雖然案件定性還是原來的自殺,不過現在也多出了一些誘導因素,劉曉輝等人的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這種推論結果仍然很無力,我們並不能因此做翻案準備,畢竟他們與命案並無直接關聯。我考慮的當然不是這些人的量刑問題,而且這件事的涉事人員太多,最終法院給出的判決還有可能是民事糾紛,他們最多會根據情節判處罰款,不過這與那個神秘人的提示卻截然不同。

當天我破譯的密碼結果是‘殺人案’,這與誘導自殺有著天壤之別,更何況劉曉輝等人的誘導企圖並不明顯,更沒有殺人意圖,最多按照滋事論處。當我將證人們的口供整理上交之後,這件事愈發的在我心中糾結,莫非真的是神秘人在拿我開玩笑?

沒辦法,現在我並沒有其它手段去獲得更多信息,而且人手不足和時間緊迫也不允許我做更深入的調查,眼看著鍾健提出的三天期限就快到了,我對這個案子的判斷還是隻能停留在自殺案的圈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