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灰斷定在濃霧中出現的光源,絕不會是生物光。一般由生物或礦石發出的光亮,都屬於化學冷光,亮度持久,但不會發熱,對人類而言,是一種最為理想的光源;然而那片迷霧中晃動的光線,卻極其刺眼,不是普通的探照燈可比,似乎來自某種具有熱量的電氣光源。難道在這與世隔絕不見天日的地下裂穀中,隱藏著至今還可以運作的強光照明裝置?
那架失蹤近三十年的蚊式特種運輸機,在如此陰冷潮濕的環境中,也早該被腐蝕得破爛不堪了,而且運輸機上肯定不會裝有這種強光探照燈,所以從濃霧中發出的光源,不可能來自墜毀多年的蚊式運輸機。
眾人心下駭異難言,都不知迷霧深處會出現什麽,可凝神屏息地窺覷了一陣,就見那幾道光束倏然熄滅,裂穀底部再次變得寂然無聲,就如同什麽都不曾發生過一般。
一個危險之所以成為危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人們事先不能預見到它的真相。司馬灰也知道遇著這種事,光憑猜測沒有用,還須眼見為實。他跟眾人稍作商議,就決定同玉飛燕兩人下到濃霧中探明究竟有些什麽,當即帶上武器,身上綁了以發光二極管作為光源的宿營燈,又拿了聚光手電筒,攀藤附葛向下而行,隨著距離湧動的霧氣越來越近,就隱約見那渺渺茫茫的霧中,浮現出一個巨大朦朧的黑影。
由於熱帶風團浮屠的侵入加劇,野人山地底裂穀中的霧氣仍在緩緩降低,二人到得近處時,迷霧已經不太濃重,司馬灰借著手電筒的光線,仔細去看那個巨大的黑影,發現那竟然是一架被無數枯藤纏住的改型運輸機。這架運輸機機頭圓鈍,機身形狀有如橢圓斷麵,兩翼呈梯形分布,前窄後寬,與普通運輸機截然不同的是——它通體都采用木製膠合板結構。
運輸機機身上赫然有個顯眼的黑蛇標記,這與在空軍基地照片上拍攝的那架機體完全一樣,而且看機型結構,與英國空軍失蹤的黑蛇號蚊式特種運輸機一致。由於黑蛇號屬於改型特種運輸機,根據任務需要,有意擴充了貨艙裝載容量,機體也經過了大幅度改裝,和常見的輕型蚊式特種運輸機區別很大,所以對比照片判斷出它的身份並不困難。當年的檔案顯示:這架運輸機落入裂穀之後,從電波中傳來斷斷續續的通信聲,駕駛員在拚命呼救的同時,也曾確認黑蛇號降落在了霧中,隨後便中斷了與外界的一切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