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迷航昆侖墟:伏魔篇

第十話 血戰太原城

丁川所在的常保軍有兩萬多人,再加上四萬廂軍,得到命令後,日夜兼程、馬不停蹄,趕往太原駐防。

大宋常保軍的統領是宣威將軍王凜,對於金兵凶悍絕倫、來去如風的作戰風格早有準備。金兵、金將全都是長槍快馬,硬弓硬弩,頭戴皮裘,身穿鐵甲,依然能夠來去如風,陣勢不散。王凜明白,在這種高機動的騎兵集團麵前,自己這邊以步兵為主的軍團,如果靠常規作戰的方法,那可隻有原地挨打的份兒。

但是王凜將軍可不是一般人,他跟其子王勳這父子二人都是大宋的名臣、抗金的名將。民國時期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先生就是王凜將軍之後,這在家譜裏都是有記載的。王國維先生是浙江海寧人,金庸的老鄉,據清代道光年間所修的海寧安化王氏宗親族譜記載,王國維先生是王凜的三十一世孫。海寧王氏在當地廣受敬仰,就是因為王家人才輩出,尤其是祖上,出過兩輩抗金名將。

王凜將軍熟讀兵書、通曉戰策,當然明白跟遊牧民族的精銳進行野戰,簡直就是以卵擊石,可不能那樣作戰。部隊必須得盡快入城,憑借太原高牆深壕來消耗對方的力量。太原這個地方,地勢險要,山圍三麵,河阻一方。而且古設雄關三道,用來抵禦外患侵擾。所謂太原三關由南往北,分別是天門關、赤塘關、石嶺關。這三關之中以天門關地勢最險,石嶺關、赤塘關地處最要。這三關不丟,就能避免被金兵主力包圍。所以王凜下令全軍輕裝簡從,抓緊進入太

原城。

可就在宋軍剛進太原城前後腳的工夫,就有探馬急急來報。

探子說:“稟將軍,大事不妙!金軍來得太快了,先頭部隊已經搶下三關。如果等到金軍大隊人馬在三關整頓完畢,太原可就有被圍城的危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啊,城中還收到消息說,金兵的東路已經攻克燕京,指日就將渡過黃河,攻到汴梁。如果西路金軍攻陷太原就跟另一路金軍會師,一舉拿下京城。現在這個太原城麵對的選擇,隻有背水一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