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起這個話頭,我得先往前邊說。當年我曾祖父張小把兒住在天津衛餘家大墳,是崔老道的結拜兄弟。在他十二三歲那會兒,出去開逛當了混混兒,別人不提他大號,皆以“張小把兒”相稱。“把兒”是“把式”之意,過去說一把兒為頭等本領,二把兒次之。十來歲的半大小孩,沒能耐卻充好漢,因此叫他“張小把兒”,說不上挖苦,可也有幾分褒貶在裏邊。
當時是清朝末年,張小把兒在那時候可不是一般的窮,要說他窮到什麽地步?豈止是吃不飽穿不暖,甚至不能說“吃了上頓愁下頓”。因為吃了上頓沒下頓至少還有個上頓,而張小把兒很多時候連上頓都沒有,一頓他也顧不上,窮得隻有一件破襖,補丁摞補丁。穿到後來,連補丁都沒地方打了,他倒會想法子,再破了口子就用麻繩揪上,一身的繩頭,認識的人知道這是張小把兒,不認識的打遠處一看,還以為他是個賣粽子的。破成這樣的棉襖,張小把兒也舍不得扔,天冷了填進棉絮是棉襖,等天熱了抽出棉絮,又可以當成夾襖來穿,跟要飯的乞丐也沒什麽兩樣。一件破襖補丁摞補丁,不填棉絮的時候,穿到身上晃晃****。他還有一論,說各位別看我張小把兒窮,三寶可是有了兩寶。別人問是哪三寶,他說,是醜妻、近地、破棉襖。老婆長得醜為一寶,好處是擱到家裏放心,更兼粗手大腳,生孩子做飯,用起來不心疼。出門混飯吃,離家近也是一寶。放到現在說容易理解,比方說上班下班擠兩三個小時的地鐵,成天起五更睡半夜,掙錢再多人也受不了不是?所以說住得近是一寶。破棉襖更好,冬暖夏涼,八麵來風,還不讓賊惦記,給套龍袍玉帶也不換。如今他張小把兒“破衣、近地”二寶皆有,隻是少了一個醜媳婦兒。
那時候餘家大墳旁邊有個“鍋夥”,鍋夥是什麽意思?一群混混兒地痞湊到一塊兒,推舉出一位打頭的大哥,其餘不分長幼,皆為兄弟。一個頭磕到地上,紙馬飛空,誓同生死。一般的鍋夥有三五十人,多的兩三百人也有,沒一個善主兒,全是不要命的窮光棍兒。他們好勇鬥狠,匕首、斧子之類的凶器從不離身。白天出去開逛,到處耍胳膊根兒,搶地盤爭勢力;天黑再回到破瓦寒窯,湊在一口鍋中吃飯。素常以兄弟相稱,遇上人命官司便抽死簽兒。比方說在外鬥毆鬧出了人命,官府讓混混兒們出一個人償命,誰抽了死簽兒誰去挨刀,那是真不怕死,此等混混兒自稱“鍋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