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崔大離告訴我和臭魚:“你們有所不知,老二在門口挖出個死孩子,那可是大有來頭!”
1949年之前,亂葬崗子還叫“餘家大墳”。餘家大墳的“餘家”是什麽來頭,因為年代過於久遠,已經沒人知道了。聽說早在清朝入關之前,餘家大墳已是無主的荒墳。其中一個墳頭大得出奇,墳前的石碑上有“餘家大墳”四字,給後世留下了“餘家大墳”的地名。清朝以來,餘家大墳成了亂葬崗,連成片的墳頭,連接著一條臭水溝。到了清朝末年,餘家大墳附近才有人住,不過沒有像樣的房屋,全是破瓦寒窯,住戶大多是拾荒討飯的窮漢。埋在這片亂墳之中的人,全是周圍買不起墳地的窮苦之輩,湊合著對付口薄皮棺材,埋到沒有地主的餘家大墳,也經常有人到墳旁的水溝中扔死孩子。
官府立過規矩,無主屍骨不能隨意掩埋,必須各歸各處。諸如“砍頭的人犯、餓死或凍死的路人、淹死的河漂子”,倘若在城南,全歸養骨會的老道收殮,拿草席子裹住,帶回去燒屍成灰,放到養骨塔中,城北的則埋在厲壇寺。官府雖然有令,卻擋不住扔死孩子的。後來二哥打他家門口挖出的死孩子,那可不是前朝扔在餘家大墳臭水溝的,那是廟裏的供奉!天津衛有的是寺廟庵觀、院堂宮閣,寺有厲壇寺、慈惠寺、掛甲寺、憋姑寺、海光寺、孤雲寺,庵有達摩庵、如意庵,還有大大小小的龍王廟、土地廟、關帝廟、三義廟、白馬廟、韋陀廟。寺廟庵觀的香火有別:寺院為佛門,住有出家的僧人;庵也是佛門,住的是尼姑;觀堂是道教,供奉道教祖師;殿閣宮闕供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媽祖天後;廟中則以奉大小神明為主。然而餘家大墳這座破廟,卻是拿一個死孩子當供奉。
說到這個話頭,那還得接著“張小把兒挖人參,傻寶祿斬蛇妖”那一段開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