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很多筆記文獻中,都記載著非常離奇的古彩戲法或仙術。西方人認為這些魔術太奇幻、太神秘,現實世界不可能存在,即使真有,也近似幻術,而不能稱為魔術。例如《聊齋誌異》裏提到的《種梨》《偷桃》,全是幻術,但也並非完全失傳了。在民國年間,曾有一班雜耍藝人,往來於河北、河南兩省賣藝糊口。這夥人就會變“偷桃”的戲法,其技通神,接下來咱就講講這套近乎仙術的戲法。
民國時期的中國,內憂外患,混戰不斷。手握重兵的大軍閥首領石國寶,人稱“石閻王”,是土匪出身,性格殘忍嗜殺。這年深冬,恰逢石國寶之父石老太爺八十大壽。石國寶廣發請柬,在省城的帥府中大擺筵席,遍請達官顯貴和黑道匪類,入夜後天降瑞雪,席間又有許多伶人戲子助興,百般巧藝,千種能為,熱鬧非凡。
正在宴席酣暢時節,有顯貴說道:“石老太爺喜歡看變戲法,最近城裏有一夥雜耍藝人,使得好手段,特意請來為壽宴助興。”
石老太爺大喜:“老夫專愛看變戲法兒,快請上來。”
那顯貴一揮手,吹打手的鑼鼓點兒立刻停下,從邊廂上來一個年輕道士,帶著一個粉麵小道童,後邊是兩個壯漢,抬了一口大木箱子,齊到席前行了一禮。
石老太爺屏住喧聲,問下邊:“你們都會變什麽玩意兒?”
道士說:“小人這口箱子,有個名目,喚作百納倉,乃天下至寶,沒有它變不出來的東西。”
石老太爺笑罵:“你們若是能變出金條銀圓,還用得著在街上賣藝?無非江湖伎倆,也敢口出狂言?”
道士不卑不亢地說:“太爺容稟,縱然家中金銀堆過北鬥,不如學門手藝好度春秋。小人們雖是市井之徒,卻憑真實本領吃飯,從不敢胡言亂語,既是說天下的東西都能變得,那就是樣樣都變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