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恨他嗎?
采訪完吳豫的妹妹吳芳,我問出最後一個問題。
吳芳是複旦新聞係的高才生,在這個行業裏,已經很多年了,算是前輩。
吳芳采訪過許多人,對任何采訪都習以為常。
可是,當我的這個問題拋出來,她還是不易察覺的失了神。
在偵查心理學上,有一個學問叫“微表情”。抱歉,當年念書的時候,沒有好好聽課,隻是依稀記得這個學問的大致原理。說的是,人的神經反應,分為兩種,一種是植物反射,一種是動物反射,自己能控製的各種表情、動作叫動物反射,而像皮膚上的微電、心跳的速率等等,這些是不可控製,不信你自己試試,想讓自己心跳放慢就放慢,加快就加快?
這些做不到的,就是植物反射,微表情就是植物反射。
這個解釋,如果不對,當我胡說。
微表情是審訊課的重頭戲,可是我畢業後已經還給了老師。
微表情反應了人心理最本能、最直觀的內容。市麵上各種以微表情為基礎的書籍滿天飛,有的像那麽回事兒,有的純屬胡謅。
吳芳會在這個問題上失神,說明她內心深處是在意過這個問題,起碼,她自己曾經問過自己這問題。
真是慶幸,我這半吊子的偵查心理學,也捕捉到了吳芳這一重要心理。
我畢業於政法大學的刑偵院係,現在寫涉案題材的小說,主人公往往都是警務人員,由於自己過去所讀專業加持,故事勉強活靈活現,一度有許多讀者誤會我也是“衙門”中人。
過去我從不寫後記,稿子寫完,也就完了。責編和策劃都提醒過我,要找個機會,和讀者聊聊,不能老端著推理作家的神秘感,讀者是作者的衣食父母,是上帝。
神秘。
這便是我第一次得悉胡夏峰這個行業的第一感受。
這個行業似乎充滿秘密,它的工作內容是秘密,它的工作人員是秘密,你不知道他們在哪,但是國家和群眾需要他們的時候,胡夏峰、王北儷他們又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