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麟
處在時代的漩渦中,很多人在波峰與波穀中沉浮,一些人隨波逐流,日子過得平淡有趣;一些人衝擊潮頭,搏擊風雨快意人生。歌唱家們采擷生活至美,廣為傳唱;作家們濃墨重彩,構築鴻篇巨著,抒寫人生豪邁。
美妙的歌曲直擊人心,有趣的故事讓人不忍釋卷。如果說詩歌千轉百回的抒情詠歎讓我們暗夜的心靈得到慰藉,那麽在一場奔波千裏的旅途中上演的人間悲喜也會讓我們感同身受。在陪著小說中的主人公悲欣交集的時刻,巨大的心理投射引起的共情,讓我們難以入眠甚至熱淚盈眶。
一部優秀的小說,場景千變萬化,作家可以選取最合適的舞台演繹悲歡離合。或者星辰大海,或者孤島激流,或者都市傳說,或者鄉村聊齋異語。而《開往首都的高鐵》首次將高速列車作為故事發生的地點,在車輪滾滾的轟鳴聲中凝聚著衝破時間與空間的力量。
以火車作為背景的小說幾十年裏屈指可數,這和鐵路行業的特殊性有關,除了膾炙人口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之外,鮮有將閉塞的列車、長途的旅行作為故事爆發點的作品。原因不難理解,逼仄的狹窄空間讓戲劇衝突難以把控,過短的時間流線讓故事很難展開。這就好像戴著鐐銬跳舞的美人,舞姿依然優美,但是失去了一定韻味。
然而,如果作家別出心裁,將發生在高鐵上的故事延伸到鐵路之外,那麽可抒寫的空間和時間就大大拓展,可以隨心所欲地演繹故事,安排衝突,刻畫細節,而不必擔心空間和時間不夠用。北京著名作家兼編劇黃開建老師在這本《開往首都的高鐵》裏麵,就嚐試了這種寫作手法,取得了令人驚異的效果。
在這部作品中,核心的幾個主人公都是鐵路職工,比如高鐵列車員江小天、馬青青、張愛珍、魯長軍,就代表了目前高鐵客運職工的典型形象,熱情、專業、敬業,善良,而其他的角色則是圍繞這幾位主人公進行合理安排,將角色的選擇範圍擴展到了整個社會。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難得糊塗揣著一身秘密的白大爺,為愛所困最終失憶的音樂教師李欣妍等,鮮活的人物形象如在身邊。閱讀這部小說,不但深刻理解了高鐵職工披星戴月的不易,更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與命運抗爭的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