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前些日子您打電話說想來我跟小宛的公寓看看,聽到這個消息後我跟小宛都很開心,小宛怕您不認路還專門去公交站接您。
上周五我發了工資,本來預約了晚餐想帶小宛去慶祝,可剛回到家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您就跑來問我:你平時跟譚宛是怎麽相處的?我聽出了您的畫外音,一定是有什麽讓您不滿的事情發生。沒等我詢問您便抱怨說譚宛根本不懂得怎麽當一個好伴侶。為此我專門找小宛認真談了很久,結果搞砸了晚餐,我倆還鬧了分手。
我寫這封信就是想告訴您,媽,這是我跟譚宛的小窩,不是您的。
俗話說“三歲一代溝”。這話主要是講年齡相差越大觀念上的差異往往也越大。我跟小宛交往了挺久,渡過了磨合期,現在挺融洽。我倆是奔著結婚去的,但您跟我們之間隔了整整一代,在大多事情上的看法上分歧在所難免。
前幾天天氣轉涼,可小宛愛美,穿得跟平時一樣短裙短靴。您看到後就指責她說,“這麽冷還穿短袖,以後想不想生育了?”小宛也隻能尷尬一笑說辦公室有暖氣。有一次您看到她喝涼水,就說:“喝這麽冷的水對身體不好,燙的最健康。”然後不由分說就把人杯子裏的水倒了。小宛跟您解釋說喝過熱的水容易得食道癌,您卻說,“我喝了一輩子的熱水也沒見給燙死。”
這些生活習慣上的分歧簡直數不勝數,這種分歧與強迫不是您跟譚宛之間有,咱們之間也有。我知道您出於對我的愛對我的保護,可是我有些透不過氣了。
我記得小時候您和爸爸感情不錯,在我記憶中你們為數不多的幾次爭吵全都是因為奶奶。大概是我剛小學畢業那會兒,奶奶來咱家住了一段時間。她一來到家裏就像女主人一樣凡事都要過問凡事都要插手。如果哪件事不合她的心意她就會開口罵老爸,看似嘴上罵他可其實是在指桑罵槐罵您。吃飯多放了點鹽,就說您不是好媳婦。用洗衣機洗衣服,就說您懶惰浪費,過年買幾件衣服就說您大手大腳……小時候我不懂為什麽會發生這種事,但後來我明白了,一個家庭裏隻可能有一個女主人,而這個人應該是伴侶,而不是母親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