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婦女首飾,至此一新,髻鬢參插,如蛾、蟬、蜂、蝶、雪柳、玉梅、燈毬,嫋嫋滿頭,其名件甚多。——南宋·朱弁《曲洧舊聞》
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遊手浮浪輩,則以白紙為大蟬,謂之“夜蛾”。——周密·《武林舊事》
……………………………………………………
心事,
誰人解。
春色難敵,
寂寞三更月。
相逢流水依舊,
煙花唯有元夕夜。
當時幾度驀然回首,
燈火闌珊為東君搖曳。
花非花凝視著手中的玉佩,玉佩漸漸模糊……
花非花用一種喉嚨塌陷四十五度的低沉嗓音做出獨白,這種嗓音和她之前的嗓音判若兩人。之前,她說話的語氣和聲調給人的感覺像一隻修行千年的狐媚,而現在給人的感覺是一個風燭殘年,害怕主人看到自己死去而難過,獨自躲進深山裏的雪貓。
“三個月前,我第一次站在元夕節的舞台上。那一夜,全臨安城的百姓都湧入了街道,小家碧玉,富家千金,那些被終日關在閨房裏的女孩們,也被允許在這一夜出門。”
玉佩漸漸清晰……
“三個月前,元夕夜,臨安。”如果是拍電視劇,已經可以在屏幕上打上這樣的字幕了。然後,畫麵也切換,先給玉佩一個特寫鏡頭,緊接著鏡頭拉遠,讓我們看到全景,花非花正站在元夕夜遊行的彩車上,周圍都是跟隨著彩車慶祝元夕的臨安百姓。
又是一年元夕夜……
西城北門陣陣南國東風,左鄰右舍家家上和下睦,婦人孺子比比扶老攜幼,大街小巷處處前歌後舞。金亭玉閣裏觥交籌錯,高樓低台內合杯來盞去。無法挽留的,唐詩宋詞裏的他朝明月;活在當下的,琴歌酒賦中的今日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