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不歸等人乘坐的大船下遊十裏開外,另有兩條帆船相隨而行。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條船要比錢塘江曹娥江上的普通商船要長,船身更窄,兩側船舷的護板更高;後部船艙有兩層,斜梯貫通上下;船頭高高翹起,雕刻出飛鳥的造型來,尖細的鳥喙閃動著金屬的光澤,船身入水後從兩側急劇向中間收攏,赫然是一條海船。鐵錘大漢站在船頭,身旁是一尊用防水油布蓋起來龐然大物。抱劍漢子站在船舷旁,警惕的打量著不急不緩跟在側後方的那條寬底帆船。
細長的快船劈波而來,很快就與海船平行。船上的人是來傳話的,說他家公子久仰李公子風采,特邀李公子過船一敘。
李公子,正是在曹娥江畔與胡不歸匆匆邂逅、又在明王寺破牆而去,叫胡不歸念念不忘、淨照口中的那位李龍月。當日破牆之後,李龍月一行便來到明州港口,與從海上趕來的大船會合,這條船就成了他們移動載具,往來江上,甚是便捷。
李龍月站在護欄前,目視遠方,憑風而立。今天他著一身玄底金邊外袍,頭頂金珠冠、腳踏流雲靴,手搖羽扇、腰懸長劍,氣度卓絕,有若謫仙。站在他身旁的是一位身著灰袍、須發灰白的長者,未帶兵器,卻叫人不敢小覷。
黃衫侍女從斜梯上來,稟報說後頭船上第三次派人來了。
“叫他跟著吧。”李龍月淡淡道。想見他的人多了,他想見的沒幾個。當年那些排著隊想見他的人,而今還不是一個個朝北麵搖尾乞憐。人情冷暖,為利則聚,又有何可多費心思的。現在想見他的,要麽就是不知深淺之人,要麽就是居心叵測之輩,見了沒好處,不見沒損失。
一旁的灰袍長者道:“昱公子此人,老夫有所耳聞,詩畫文章、頗有造詣,為人遠離朝堂、禮賢下士,倒是頗有幾分賢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