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山位於晴川市西郊,相傳古時候有鸚鵡在此築巢,因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山勢向西南方向傾斜,站在遠處看,像一隻蹲坐著的鸚鵡。山上鬆竹疊翠,穀壑幽深,有道觀、禪寺、書院等名勝古跡,是晴川市民的休閑避暑勝地。
夏小滿的祖宗十八代都是晴川土著,到了她的父母這一代才有變化。父母在泰國做生意,越做越大,幹脆留在曼穀定居。夏小滿大學畢業後也去了曼穀,她受不了泰國的咖喱,忍無可忍,呆了不到半年,又義無反顧地投奔祖國。
去年夏天,夏小滿才搬到鸚鵡山,房子是租的。
房東是一對老年夫婦,在山裏住了一輩子,他們的兒子又生了兒子。老兩口要下山去帶孫子,住進了市中心的電梯洋房,老屋就空出來了。老人相信屋要人撐,房子空著沒人住,容易漏水跨塌,用不了多久就會被野草、老鼠、野獸占為己有。剛好有人願意租,也就不在乎價錢了。
老屋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曆史悠久,磚瓦房,門前有院子。院內種著柚子樹、櫻花樹,還有一小塊菜地。整修房子時,夏小滿隻做了最小限度的改造,修舊如舊,盡量保持它原來的風貌。
夏小滿把老屋改造成了自己的寫作工作室,起了個雅致的名字:蘭若軒。
夏小滿喜歡讀《聊齋誌異》,裏麵有個蘭若寺,是寧采臣與聶小倩相遇的地方。“蘭若”在梵文中有清悠寂靜、遠離紅塵之意,正是她想要的意境。這兩個字反過來念 “若(諾)蘭”,就是她最崇拜的大導演克裏斯托弗·諾蘭。她有點小迷信,想借這個名字順便沾沾蒲鬆齡的文氣。
山上空氣清新,鳥語花香,離市中心隻有四十分鍾車程,鬧中取靜,最適合閉關寫作。她的上一部小說,就是在蘭若軒寫完的。
冬季是旅遊淡季,加上今年冬天氣候反常,上山的遊人更少了。原本是抗旱的季節,忽然變成了雨季。雨神似乎從來沒有如此大方過,開啟了免費無限流量模式,連續三十多天的豪雨,把原本幽靜的深山衝刷得更加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