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漢法司

雨夜傀儡現

大漢王朝自漢高祖劉邦創建基業以來,休養生息、勵精圖治,達文景之興,傳至武帝時期開疆拓土,北擊匈奴、東並朝鮮、南誅百越、西愈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中華版圖,自武帝始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改變了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麵。然武帝逝後,年僅八歲的昭帝即位,朝中重臣林立,權勢滔天,法家、道家,黃老之學、陰陽家等勢力再度興起,與儒家的強勢逐漸水火不容,漢庭皇權式弱,大漢朝野內外暗流湧動。

驚蟄時節,春雨霏霏,新雷偶動, 涿縣城池內外被漸隱漸現的冉冉綠意包圍。

涿郡青陽侯府寬廣的庭院內一片歡騰,鼓聲震**,蕭苼齊奏,屋牆院外,人潮湧動,院中搭起丈半高台,六具提線木製傀儡被牽引登上閣台,隻見它們身長八尺有餘,頭顱軀幹用整段香樟木雕刻而成,麵部耳、目、口、鼻栩栩如生,傀儡皮革裹之,外附衣著華麗,雞皮鶴發亦與真同,腹部和腿部伸出幾根如拇指般粗繩子,由閣台後帷幕後的伶人牽引操控,傀儡或坐、可立、可跪,木製傀儡伴隨著聲樂鼓點,在閣台之上翩翩舞動。

“好!”

“好!”

台下人頭湧動,涿縣十裏八鄉的半數百姓似乎都盡聚於此,郊外的人們甚至破曉時分便出發進城,隻為青陽侯府這一年一次的喪事樂,青陽侯蔡鈺每年驚蟄時節都要大辦一場喪事樂,上午的喪事祭奠儀式後,下午的樂舞表演每年請的是揚州魯閣的傀儡戲,揚州魯閣的傀儡戲在大漢可謂是聲名赫赫,坊間傳聞領班魯超是魯班氏族傳人,魯閣的傀儡是不密之傳,製作甚為精巧,舉手投足與真人無異,隨著樂舞的敲擊點,傀儡們表演越演愈烈,閣台之上衝突漸起,台下更是叫好聲接連起伏,響徹雲霄!

“老伯,這台上演的是哪一出啊?”台下一位少年向一個白發老叟問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