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驛館
驛館中近些時日人流逐漸增多,驛丞不得已增強了管製,今日更是如此,因為中郎將霍禹馬上要到此處給各地到達的賢良文學碰麵,因為鹽鐵會議,這一個多月來各地的賢良文學都盡數到達了長安,入住到這長安驛館中,共六十餘人,此時賢良文學們正分列在大廳中等待,他們相互結識,氣氛甚是熱鬧。
“敢問閣下可是茂陵的唐生?”一男子手握絹扇拱手向一側一位中年男人問道,中年男人衣著華貴,麵帶微笑,風度翩翩,顯得氣宇不凡。
“不錯,在下正是唐生”
“啊?這個人就是唐生!”
“茂陵那個民間大儒?”
“不錯!”
周圍人聽聞紛紛圍攏過來,向其行禮,唐生一一回禮、眾人圍攏在一起熱烈交談起來。
涿郡來的兩位文學鄭秋、孫亦然站立在角落中,並沒有著急貿然融入某個小團體,他們在細細打量堂中之人,他們心知也許自己在小小涿郡勉強算個飽學之士,但若放在這個廳堂之中,可能都排不上前三十,這廳堂中集聚了大漢近乎所有的儒家民間名士,每一個人的家族背景及學識閱曆、口辯之才,都乃士之上等,稍有不慎,便可能漏拙,貽笑大方。
“孫兄,你看那,那是魯國的萬生,其家族祖上助高祖開國建代,世受蒙陰底蘊非凡,其本人也是博學才廣,極有名氣”,鄭秋小聲給孫亦然介紹遠處的一個小團體,其中間的那個中年長須男子,長相甚美,正側身和旁人交談,這種大族名儒,不管去哪裏總是會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廳堂中的這些賢良文學也並不都是出身士族,絕大多數還是一介布衣,大多數人都想著若趁此機會結識一些大族名儒,能得到其賞識,做了其家族的門客幕僚,再借助其勢力,被舉薦謀個一官半職豈不美哉,畢竟學而優則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