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元始十九年,長安,邑陽城。
作為大周三座超過百萬戶的巨型城市之一的長安,隨著時間的發展,已經將周圍的小城吞並。
邑陽城便是其中的一個,延伸發展而來的房屋將這座原本隻有五百戶的小城包圍起來,形成城中城的特殊格局。
冬至,萬家燈火,天上卻不做美,撒下雨雪。
譚雲馨緊了緊有些破爛的棉衣,在寒風中,瘦弱的身軀瑟瑟發抖,原本秀麗的長發已經打結發黃。
盡管已經下起雨夾雪,她卻堅持站在院子外的房簷。
“嘎吱”
院子門被推開,一個穿著狐裘長裙的婦女舉著傘正要出來,看到門外的譚雲馨,麵色不虞。
“你怎麽又來了,昨兒不是給過你一袋米了嗎?”
“嬸嬸,您記錯啦,是大前天給的,我和弟弟已經一天沒吃過飯了。”譚雲馨努力控製著冷得發紫的嘴唇。
那婦女不耐煩地轉過身,扶著門說道:“這是最後一次給你米糧,你都十歲了,尋常人家的女孩子都能出來掙口飯吃,你倒好,天天來我家。”
小女孩譚雲馨臉色漲紅:“嬸嬸,您放心,等我爹爹回來,會還給你的。”
“嗬,你爹去鳥不拉屎的西域還想回來?”那婦女不屑道,“早就聽振武軍的人說你爹早死了。”
“我爹才沒死!”譚雲馨鼓著嘴,“我爹是九品武者,才沒那麽容易死呢!”
那婦女才懶得爭辯,進去裏麵很快出來,手裏多了一袋穀米:“去,這有差不多半鬥,夠你吃上十天半個月,要不是看你爹是我家那個廢物的親弟弟,鬼才想管你,這米帶走,以後就別來了。”
譚雲馨沒有立刻去接,而是抓著衣擺,說道:“嬸嬸,爹爹說,之前借叔叔十五兩白銀,能不能先還給我,等我……”
一聲尖銳的叫聲打斷了譚雲馨說話,婦女暴怒著衝上來,揪著她的領口搖晃著:“說什麽呢,誰欠你們家錢了?有人證?有字據嗎?什麽都沒有信不信老娘上官府告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