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戰士,是一種隻注重攻擊和攻速的分支,萬物質量守恒、此消彼長,正因為他們幾乎完全地舍棄了防禦和閃避,所以才換來了強大的攻擊力和壓製力。在各種職業的前期,劍走偏鋒往往能夠取得一時優勢,所以現在較為年少的波克,竟是把托尼給壓製住了。
傳統的武修路數,都是講究厚積薄發的,越是到了後期才越能展現出能力均衡的優勢,但是有一點,如果是夭折或者止步在了前期和中期,又如何能夠展現出後期的優勢來呢?
托尼本來對自己的期化便是能文能武,所以文是擺在前麵的,武煉不過是輔修,所以選擇了更適合文官禮節的傳統擊劍術,浪費了自己大好的武修天賦沒有去學習更好的技能。平時對付一些散兵遊勇倒是綽綽有餘,但是一到真正的武道者,再加上對方是完全傾向於攻擊的狂戰士,便被處處打壓,隻能招架無力還手。
照眼前這幅情形堅持下去,如果不是波克的體能先出現不足,托尼就會被逐步擊潰。而所謂可以逆轉的方法,便是針對狂戰士職業的弱點下手,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抓住對方防禦和閃避不足的劣勢,奮力一搏或許可以做到反殺。
但是,要想反殺奮力一搏,也是要麵對那巨劍戰斧的威脅的,是屬於以命搏命的打法,富貴險中求的道理,固然有勝算但是犧牲了自身的安全,搞不好就是個同歸於盡。反觀現在這樣被動防守,雖然消極退避,但是自己在失去上風的同時,也是節省了比對方更多的體能,隻要最後能夠堅持到對方先維持不住攻勢便可。
這一進一退兩種方式,托尼最終決定,選擇了後者。
這是傳統的固有觀念,莫說托尼學得是貴族擊劍術,而且他本人還是文官方向的發展,所以斷然是做不出雷拉格那樣的險招來。這並非因為膽量,而是因為不同的人生閱曆和思維模式,注定了托尼的想法較為保守穩妥,而雷拉格的想法則是激進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