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寄出那篇文章以後,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找來西川日報看它發出來沒有。可是一直都沒有看到,韓東心中漸漸地冷下來,看報紙上的保守言論甚囂塵上,難道自己那篇文章發不出來?
統計局裏,黃鬆現在十分低調,每天按時上下班,見到韓東的時候也彬彬有禮,似乎已經忘記了之前的恩怨。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二。
這天是韓東記憶中俄國解體的前一天。
但那一篇文章一直沒有發出來,韓東對此已經不報希望了。
“越來越冷了啊。”韓東走進辦公室,順手拿起桌子上的西川日報,忽然愣住了。
映入韓東眼簾的,赫然就是一條黑體的大標題——《改革與發展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
“嗬嗬,還真是時候啊。”明天就是俄國解體的時候,今天這篇文章發出來,肯定會給韓東招來一頓狂風暴雨。
喝了一口茶,韓東仔細地看起報紙來,看完後他的心情就異常沉重起來。
今天的西川日報上麵,除了他那篇文章是支持改革的,其它的竟然全都是保守言論,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文章都對韓東發表了尖銳的批評,把他批得一文不值,甚至有人說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成為一個政府工作人員。
“唉,暴風驟雨就要來了。”韓東歎息了一聲,伸手按了按太陽穴。
“書記,您看看今天的西川日報。”富義縣委書記黃文運剛走進辦公室坐下,秘書張長河就敲門進來,手中拿著一張報紙。
“有什麽好看的嗎?”黃文運不在意地道,這段時間的西川日報,基本上都是在鼓吹保守思想,給改革開放事業潑冷水,猜都能夠猜到,也沒什麽好看的。
張長河小心地道:“書記,您看這頭版頭條,是統計局韓局長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