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〇年初秋,九月七日,濱城機場,二十二時三十分。
“各位旅客請注意,由北京飛來本站的XXX次航班已準時抵達……”機場廣播裏的聲音未落,候機大廳內意興闌珊的接機人群便開始躁動,一群特殊的旅客隨即進入到高度緊張的臨戰狀態。這群人的辨識度頗高:棒球帽、多兜褲、野戰背心,胸前掛著各種高像素的長槍短炮……這些醒目的裝束無一不在彰顯著他們的職業——記者。
等待接機的人們一邊朝出站口翹首觀望,一邊時不時朝那些記者瞥上兩眼,大家都在暗自思量:瞧這陣勢,肯定是有什麽重要人物來了濱城。可在好奇之餘,人們又不禁疑惑:若真是大人物蒞臨,那也該走貴賓通道,可記者竟守在這裏,莫非今天來濱城的是某位娛樂圈的流量新秀。
幾分鍾後,空港內通往候機廳的大門打開,陸續有下機的旅客走進並朝等候的人群頻頻揮手。這些旅客中夾雜著兩個“應該”很帥氣的年輕男人,兩個人一路低著頭,一語不發地來到循環滑行的傳送帶旁,靜候行李。之所以說“應該”,是因為二人的“黑超”裝束:碩大的名牌墨鏡遮住了大半張臉,剩餘的半張臉也被口罩遮了個嚴嚴實實。不過盡管如此,還是能從他們挺拔的身形和瀟灑的步態上品味出些許的器宇不凡。看得出來,此二人絕非鳥輩。
賈紹康和他的助手付明緯早已注意到了那些守候在外蓄勢待發的記者,他暗覺事情有些不妙。起初他還僥幸地認為是某位知名人士恰巧與他同航班抵達,但是當他發現那些照相機頗有針對性地對他輪番爆閃,他扭頭與付明緯對視了一眼,兩個人苦笑著搖了搖頭。
順利取到了行李,當賈紹康和付明緯步入接機大廳的時候,那條本來很寬敞的出口通道已經被記者圍得水泄不通。各種型號的閃光燈萬箭齊發,賈紹康雖已有防備,可那片聲勢浩大的爆閃還是讓他一陣目眩。尚未立穩腳跟,記者們便蜂擁而上,他們手裏的麥克風幾乎已經推到了賈紹康的臉上,而那些照相機、攝像機更是肆無忌憚地湊上來,看那架勢,不拍到賈紹康的後槽牙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