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這樣對待那些王爺,恐怕會傷了太上皇的心啊。”
朱允熥點頭笑道:
“這話,恐怕也就隻有舅公你敢說了。“
藍玉無奈道:“一邊是臣的舊主,一邊是陛下,臣夾在中間,實在是難做人啊!”
"而且太上皇今天在臣府上
的時候,掏心掏肺地和臣聊了不少。”
“都希望臣能夠阻止陛下削藩。”
“那麽舅公這意思,也是要阻止朕削藩了?”
藍玉立馬惶恐道:
“陛下明鑒,臣絕不敢如此想,更22不敢有這種心思!”
“隻是還請陛下想個萬全的法子來削藩。”
“一來對自己的親叔叔下手,實在是對陛下名聲有損。”
“二來太上皇說的也有理,如果日後真的有藩王作亂,那這天下也不至於易姓。“
朱允熥笑道:“這個舅公就多心了。”
"削藩肯定是勢在必行的。”
“城外那百萬大軍,回還在呢!
“這虧得是朕,若是換成其他人,應天府早就被夷為平地了。”
“你說藩王可不可怕?"
藍玉點頭道:“藩王之禍,古今皆有。"
“可是曆朝曆代,都沒人能想出個萬全的法子來。”
“不是出現漢朝那種皇親淪為賣草鞋的地步。”
“就是出現唐朝那種藩鎮割據的現象。
“臣雖然書沒讀過多少,但是其中利害,還是明白的。“
“所以陛下削藩,臣是十分讚成的。”
朱允熥身邊的楊士奇解釋道:
“涼國公放心就是了。"
“其實陛下已經和下官商議過了。”
“之所以前朝那些帝王削藩,不是對親族過於殘忍,就是驅虎吞狼。“
“糾其根源,就是在於導致鎮守藩國之人在當地太過根深蒂固!”
“遠的不說,就是咱們那位燕王殿下。”
“手下能人誌士極多,而且能征善戰,在北平口碑極好,而且還有軍功,在勢力也極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