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注意到這架從華夏起飛,直撲東南海域的轟炸機時。
各項表顯參數也隨著扶桑、三棒、澳國的軍事基地雷達反饋到了米國黑宮。
“飛行速度1.1馬赫……從機翼震動、機體穩定程度來看,1.1倍音速並非最大飛行速度!”
“爬升率,27米/秒;從機體長寬高分析,該機型理論最大載重量高於100噸;推理低空突防速度高於1123公裏/時!”
“熱成像反饋雷達波顯示,該機型主要熱源分布在腹部與機尾;可以肯定的是,這架戰機並非液/固燃料驅動!”
“……”
越來越多的表象情報反饋到米國黑宮……同時,世界各主要大國也通過不同渠道,多多少少都拿到了些情報。
而這些還隻是此款轟炸機表象情報,就已經足以令全世界驚駭。
這架戰機的機動靈活性、最高巡航速度、載重飛行能力,都足以吊打目前世界最強轟炸機……米國的B52轟炸機。
同時。
這些實飛數據,已經無限接近米國部分披露的新型隱形轟炸機,B2轟炸機。
雖說這架來自華夏的轟炸機,不具有B2轟炸機的隱身塗層。
但,同樣的,這款華夏轟炸機在不使用液/固燃料的優勢也同樣吊打米國的新型轟炸機,號稱同溫層堡壘的B2轟炸機。
不使用液/固燃料,也就是無需加注燃料,再與華夏之前公布的民用核聚變電站的信息聯係在一起。
一個令人感到頭皮發麻的恐怖事實擺在了全世界麵前。
華夏,不僅突破了民用核聚變技術,甚至研發出了小型化核聚變引擎。
被譽為擁有不朽能源的人造小太陽,核聚變技術。
在理論上足以讓這架華夏國產轟炸機擁有永不降落的能力。
“看來,這次我們沒有直接站在米國、西盟一邊的決策是對了!”
“華夏的最新轟炸機,不僅能24小時炸遍全球,更是擁有至少長達一個月的續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