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代奸相:從征服皇後開始

第一百零六章:各方應對

“這是惠帝臨終前的聖旨:朕以涼德承嗣基業,二十三年矣。自親政以來......

丞相賢德賢能,可保江山。

故托社稷於丞相周楚暮,望丞相念及君臣之交,盡心輔助新帝。

新帝亦當以‘亞父’之禮待丞相,悉聽丞相教導,旦夕莫違,謹之勉之,伏唯是聽,兢兢業業,延續我大魏江山。”

說書人泣聲道:“各位鄉親,各位父老,惠帝與丞相君臣相得,君聖臣賢,籲怫都愈,惠帝才會臨終托江山之重,命丞相為社稷之臣,輔助新帝,甚至讓新帝以亞父之禮待丞相。這都是惠帝對丞相無比信任的緣故啊!”

“各位試想,如果丞相真的像傳言中的那樣,無惡不作,貪腐成性,欺君罔上,以惠帝的賢明,又怎麽會把魏國江山托付給丞相,讓丞相輔政?如果丞相真的是奸佞之臣,難道惠帝會不知道嗎?如果連各位父老鄉親都知道丞相是個大奸臣,惠帝又怎麽可能不知道呢?!但是惠帝為什麽不僅沒有處置丞相,反而對丞相委以重任?這都是因為,惠帝英明睿智,聖明無比,惠帝清楚的知道,丞相是被冤枉的啊,惠帝知道,丞相一心為百姓、為國家考慮,那些流言蜚語,都是有人在惡意中傷丞相!”

這個邏輯無懈可擊,讓人根本無法反駁,除非承認惠帝是個昏君,明明民間都流傳著周楚暮的惡名,惠帝卻昏聵昏庸,非要用一個眾所周知的大惡人做丞相。

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以前他們是不知道,這杆秤才會反方向的傾倒,但是如今他們清楚的知道,是丞相周楚暮一直默默在背後為他們做事,是丞相不求名利不求回報的付出,於是百姓心中的秤砣徹底倒向了周楚暮的方向。

“我們冤枉了丞相,丞相是好人啊。”

“丞相為我們做了這麽多是,我們卻冤枉了丞相這麽多年,丞相心裏該有多難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