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雨熙回過神來:“眾卿家可有事上奏?”藍雨熙說完,看向了周楚暮。
周楚暮有如老僧入定,站立不動。隻是眼神灼灼的盯著藍雨熙,今天的藍雨熙,有種神聖不可侵犯、高貴不可褻瀆的聖潔,別有一番風味。
藍雨熙與周楚暮的眼神對上了片刻,有些不自在的移開了目光。
兵部尚書張楚嵐出列說道:“太後,臣有本奏。”
藍雨熙之前也做了功課,認出這是兵部尚書:“張尚書請講。”
張楚嵐道:“惠帝新喪,新帝剛立,正是我大魏虛弱之時,當加強邊境防備,防範各國來犯。”
這時周楚暮走出一步,說道:“臣準備調動前衛、中衛、左衛、右衛、後衛五軍,共四十萬大軍,前往邊關,威懾周楚吳三國,並防備匈奴入寇。太後,這是調動五軍的調令。”
李忠將調令接過,呈到藍雨熙麵前。
藍雨熙哪裏懂軍國大事?不過在她想來加強邊關防備總是沒錯的。
“丞相安排妥當,本宮並無異議。”
現在周楚暮還沒有開府治事的權力,雖然他已經讓各軍準備出發了,但是沒有天子旨意,各軍還沒有啟程。隻有等到周楚暮開府之後,他丞相府的大印才能調動軍隊,現在他丞相府的權力大部分還局限在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隻有那些事情他才能一言而決,無需皇帝或者太後旨意。
此時太尉楊憚卻出列反對道:“太後,萬萬不可!五軍不可輕動,須知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大軍一動,勞民傷財,四十萬大軍,需要調動民夫近兩百萬人,如今春耕還未過去,正是農時。更何況,周國、吳國與我大魏多年未有戰事,貿然調動大軍,定然引起兩國誤會,若是兩國緊張,也調動大軍與我大魏在邊境對峙,那就成騎虎難下之勢了!”
楊憚的擔心不無道理,群臣都紛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