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要進一步鼓起軍方領袖們的熱情,希特勒在4月4日設立了國防會議,來加緊執行一項重整軍備的秘密計劃。3個月以後,在7月20日那天,他頒布了一項新的陸軍法,廢除了民政法庭對軍人的司法管轄權,取消了士兵的選舉代表製,從而恢複了軍官團的曆史悠久的軍事特權。許多陸、海軍將領開始從另外一個比較讚成的角度來看待納粹革命了。
為了要給羅姆吃些甜頭作為安慰,希特勒在1933年12月1日任命羅姆和副黨魁魯道夫·赫斯為內閣閣員。在1934年元旦,又給這個衝鋒隊的頭子寫了一封熱情友好的信。他一方麵重申"陸軍有責任保衛國家,抵禦境外敵人",同時又承認"衝鋒隊的任務是確保國家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第三帝國的存在",並且承認,衝鋒隊的成績"主要應歸功於羅姆"。這封信刊登在1934年1月2日納粹黨的機關報《人民觀察報》上,對於暫時緩和衝鋒隊中存在的不滿情緒,起了很大作用。在聖誕節和新年的普遍善意氣氛中,衝鋒隊和陸軍的鬥爭,激進的納粹黨分子要求進行"第二次革命"的叫囂暫時平息下去了。
1933年春季,德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變得更糟了。第三帝國在外交上空前孤立,軍事上軟弱無力。整個世界對於納粹的暴行,特別是迫害猶太人感到憎惡。德國的鄰邦,特別是法國和波蘭,態度是敵對的和多疑的。早在1933年3月,波蘭在但澤舉行了一次軍事示威之後,畢蘇斯基元帥向法國人表示最好聯合起來對德國進行一次預防性的戰爭。甚至墨索裏尼對於希特勒上台執政,事實上也並不熱心,盡管在表麵上他裝出歡迎第二個法西斯國家出現的姿態。一個潛力上大大強於意大利的國家元首,很可能不久就使墨索裏尼這位領袖黯然失色。一個狂熱的泛日耳曼德國,對奧地利和巴爾幹各國都有野心,而在這些地方,那位意大利獨裁者也已經提出過他的領土要求了。社會主義的蘇聯,支持共和,反對納粹法西斯主義。這樣,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中,第三帝國的確是孤立無友、失道寡助的。而且,它又沒有武裝,或者說,同它的高度武裝的鄰邦對比之下,是不堪匹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