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東方僅僅有兩個國家符合我們的條件,那就是日本和中國”戈培爾分析道“日本國土小,戰爭潛力也很差,但是日本人的海軍確實除了美國之外的世界第二大海軍”
“當然是日本”戈林的大嗓門又開始叫嚷起來,讓林威沒來由感到一陣煩悶,“中國大部分國土已經淪陷,我們怎麽能指望中國能夠幫助我們?”
“我反對”林威說道“日本既然敢誇口三個月滅亡中國,他就應該做到。而事實是從七月份開始的盧溝橋事變以來,日本和中國仍然在交戰,我沒有看到日本有任何勝利的希望,而據我所知,日本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僅僅打下了上海,離滅掉中國還遠著呢”林威不客氣的說道。
說到這裏,林威斟酌了一下語句“根據保安處在中國的情報機構報告,淞滬會戰進入10月底和11月初,中國軍隊雖處於被動地位,一再後撤,但仍控製上海,日本是個島國,資源有限,同中國這個龐然大國比拚耐力和韌勁,是萬萬消耗不起的,因此惟一途徑即是速戰速決。此時,日本統帥部對於日軍經數次增兵後依舊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甚至沒能根本改變會戰態勢,感到極為惱怒,同時也大為焦急。大本營經過審慎研究商討後,認為中國已傾全國兵力之五分之三雲集上海,已然擺出決戰架勢,而此前日軍一直放主力於華北方向尋求決戰無異戰略部署的浪費,因而提出\"目前刻不容緩的是迅速結束上海戰役\",並決定將戰略重點轉向華中、華東。為此,決定成立華中方麵軍,日軍統帥部還於10月20日下令從華北和國內抽調第6、第18、第114師團,國崎支隊(第5師團第9旅團),獨立山炮第2團,野戰重炮第6旅,第1、第2後備步兵團等部隊共約12萬人,組成第10軍,由柳川平助中將擔任司令官,準備實施登陸作戰以打開局麵。同時命將在華北的中島今朝吾第16師團轉隸上海派遣軍序列,淞滬前線日軍兵力至此增至27萬人。其中包括陸軍9個師團另2個旅團、海軍第3和第4艦隊主力及空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