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帝國在前進

第一百二十九章 閃擊波蘭(2)

經過請示,裏賓特洛甫對意大利大使說,雖然"德國必然要拒絕英法的聲明,但是元首正在研究意大利領袖的建議,如果羅馬證實英法聲明並非最後通牒,元首將在一兩天內給予答複"。與此同時,羅馬的"和談"活動也在加緊進行。9月2日下午2點,齊亞諾接見了英法兩國大使,並且當著他們的麵用電話把阿托利科大使同德國外交部長的談話,告訴了哈利法克斯和龐納。龐納滿腔熱情,一如既往。他熱烈地向齊亞諾道謝,感謝他為和平所作的努力。哈利法克斯卻比較冷淡,他證實英國照會不是最後通牒。不過,他接著又說,他個人認為,除非德國撤出波蘭,英國不可能接受墨索裏尼關於會談的建議。而在這個問題上,這一次龐納又一聲不吭。哈利法克斯答應齊亞諾,把英國內閣對這個問題的決定用電話通知他。

晚上7點剛敲過不久,英國內閣的決定傳來了。英國接受意大利首相的建議,但是條件是,希特勒必須把他的軍隊撤回德國境內。意大利外交大臣知道,希特勒決不會接受這個條件,因此正如他在日記裏寫的那樣,"現在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可想了"。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點點希望,現在已經煙消雲散了。

1939年9月3日,星期天,陽光燦爛,空氣中飄著馥鬱的芳香,這是夏秋之交柏林少有的好天氣。天剛一亮,英國大使館就收到了哈利法克斯勳爵發給漢德遜的一份電報,指示他設法同德國外交部長在上午9點舉行一次會晤,把一份英國政府的照會遞給他。

張伯倫政府在這條路上已經走到盡頭了。它在大約32小時以前照會希特勒,如果德國不從波蘭撤軍,英國就將宣戰。可是一直沒有答複,於是英國政府決心履行它的諾言。正如法國駐倫敦大使查理·考平在頭一天下午2點30分給那位躊躇不定的龐納的報告中所說的,前一天英國政府就擔心希特勒可能故意遲遲不作答複,以便盡量攫取波蘭領土,等到把但澤、走廊等地穩穩地抓在自己手裏以後,他就可以提出一個所謂"寬宏大量"的和平方案來。為了不上這個圈套,哈利法克斯要法國人考慮,如果德國政府不在幾小時之內對9月1日英法兩國的聲明作出令人滿意的答複,這兩個西方國家就對德國宣戰。英國內閣在9月2日下午作出了明確的決定後,哈利法克斯就具體建議,在當天半夜由兩國一同向柏林提出一個限於9月3日上午6點以前答複的最後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