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南岸的曹無,擁有全場最好的視野,放完火後,他幹脆騎馬站在江邊,看著兩軍交戰。
曹營先鋒軍拐過來的時候,曹無看到了上邊的旗號,原來是夏侯淵的部隊。
“前鋒軍麽?看上去有三萬人。”
曹軍的前鋒營,遠比周瑜闊綽,單單一個前鋒,就有足足十艘樓船,而周瑜隻有三艘。
最窮的還是劉備的水軍,關羽砸鍋賣鐵,才打造了一艘樓船出來。
樓船擁有更好的視野,更堅固的船舷,普通船隻很難跟它對抗,小一點的甚至會直接被撞沉。
而且一旦到了接舷戰,樓船士兵的數量將會形成局部碾壓。
所以說,夏侯淵不僅人多,裝備也更好。
他的十艘樓,船有四艘在前軍,四艘在中軍,兩艘殿後。
但是周瑜卻把自己的前鋒部隊排成一線,就埋伏在拐角後邊,以逸待勞。
他是下遊,本來是不占優勢的,然而他選的位置卻是極好,距離拐彎的地方剛好一箭之地,對方拐過來,還是順著江水過來,根本來不及調整船帆,就會被弓箭射個滿懷。
周瑜一聲令下,“嗖嗖”的破空聲不絕於耳,然而夏侯淵的部隊得到了曹無的火焰示警,全軍警惕,拐過來時就有不少人舉盾防禦,見到箭雨,沒盾牌的也找掩體躲避。
第一波箭雨,收效甚微。
周瑜站在自己的旗艦上,見第一波箭雨過去,不驕不躁的接著下令。
周瑜的樓船,從中軍變成了後軍,和劉備的船隻一起守在後邊。周瑜立在樓船高處,觀察著戰場變化。
旗艦上亮起紅色旗幟,本來排成一線的前鋒快船隊伍散開,成了幾個船隊,每個船隊都有一艘稍大些的船和一堆快船,主力的三艘樓船卻還墜在後邊,並未上前。
夏侯淵是順流,速度更快,但他顯然沒有足夠的水戰經驗,他的陣形絲毫沒有變化,前軍四艘樓船一馬當先,舍了快船,直直衝向周瑜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