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曹軍出營的同時,江東軍也出動了。
不同於曹軍是臨時變卦決定提前出兵,江東軍從一開始定的就是太陽升起前出發。
原因很簡單,曹軍人多,黑暗中並不容易部署兵力,而江東軍不僅人少,還都是精銳,調動起來更為簡單。
在古代,夜間照明工具不多,五牙大艦上掛滿了火把,行進速度也並不快。
遠遠的,曹無看到江東軍出動,心中一聲冷笑。
作為當世最強的軍事家,周瑜果然不會錯過晴天這個大戰時機。
從一開始的避戰、遊擊戰,到現在的雙方智計百出,江東軍從一開始的主動,被他一步步逼的越來越被動。
東邊是夏口,退不能退,西邊是曹軍,進不得進。
連番計策又被吃的死死的,曹軍終於把江東軍逼到了牆角。
晴天曹軍必進攻,那他周瑜就必須接戰。
就算陰雨幫江東軍拖延了時間,東方又給了江東軍衝鋒的優勢,可是人少就是人少,一旦狹路相逢,兩軍比拚的不還是兵力麽?
這次決戰,諸葛亮的戰術很簡單,也是荀攸、程昱、賈詡這些當世最聰明的頭腦們共同商議出來的成果。
諸葛亮把眾將軍分成數排,一排排的戰船戰隊啟航。
從江麵上空看去,曹軍是一個“土”字形,五牙大艦是突出的點,而其他戰艦則組成了一個個“一”字,橫在五牙大艦之後,且每一排,都比上一排要長。
等到兩軍短兵相接,一排排的戰艦會形成一層一層的月牙形狀,從兩側壓上,從而達到圍攻的效果。
而江東軍則是一個“仝”字形,江東軍本陣組成一道鋒矢陣,周瑜的大都督旗幟飄揚在鋒矢陣之後,最後是劉備軍橫在後方,隨時準備補位。
周瑜坐鎮中軍,如臂使指的指揮能力便能發揮到最大。
兩軍幾乎是同時出發,卻因為江東軍船少,又是東風順風,船速更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