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剛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第八十二章 皇帝的格局打開

“此言……有理。”

蕭景軒也不是剛愎自用之輩,雖然知道馮圭有些蠅營狗苟,但他不會帶著情緒去聽馮圭的話。

馮圭說得當真有理。

作為皇帝,為了民生,想要用精細的鹽換掉有雜質微毒的鹽,是自然的。

可成本問題,蕭景軒卻忽略了。

如今市麵上的鹽,大多都是鹽井或是海鹽曬出的。

開采成本,每斤不到五文。

拿到鹽引的鹽商,去批發鹽的時候,每斤至少二十文。

而鹽商運到各地售賣,售價平均在五十文左右。

五十文……不少了!

陳米也才十幾文一斤而已。

鹽價是米價的四五倍,這是很不合理的市場。

可是沒辦法,朝廷指望鹽掙錢呢,百姓也不得不吃鹽,不然無法生存。

所以百姓們,在農閑的時候,飯菜裏隻會放極少的鹽,甚至不放鹽。

需要幹活的時期,才會正常吃鹽。

確實太貴了!

而如今,這精鹽雖有了,可看其品相就知道,絕不是輕易可以得到的。

不然那些專門負責改良鹽品的官員,這麽多年來豈不是白幹?

成本肯定高。

那麽就算商人不趁機斂財,隻是正常商業行為,那售價也絕對比目前的鹽高得多!

起碼也得翻一倍以上吧,蕭景軒這樣想著。

可原本五十文左右的鹽,老百姓都不敢經常吃,再翻倍……老百姓要不要活了?

“陛下,馮大人說得對,精鹽不可能普及。”趙嵩道。

馮圭道:

“陛下,在精鹽的成本控製下來前,這精鹽隻能在貴人大城之間流通售賣。”

“嗯。”

蕭景軒點著頭,有些失落:

“既然如此,那就先這樣吧……”

“讓那商人將精鹽的製法給出,讓禦鹽署的人試試,能否降低成本。”

馮圭麵露難色。

“陛下,要強行索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