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地一聲!
滿朝文武發出了震驚的聲音,他們紛紛將目光看向許軾。
竟然沒有被朝廷冊封?
那豈不是連縣令都不算?
這樣的人竟然跟他們同朝為官?
根本就不配!
眾位大臣們反應過來,連忙開始抨擊許軾。
“嗬嗬,原來許大人還沒有被朝廷冊封啊。”
“原來以為許大人隻是一個縣令,現在居然連縣令都不是。”
大臣們的口氣滿是嘲諷,眼神帶著鄙夷。
許軾站在台下,一聲不吭,反倒是將目光看向老朱。
老朱那麽聰明的人,不會不知道的。
知道卻沒有擺在明麵上說,必定是知道自己的價值。
有價值就不怕被淘汰,許軾的臉上掛著笑意,他倒是想看看老朱會怎麽幫自己。
當眾大臣一致彈劾許軾的時候,胡惟庸上前一步,眼神帶著堅定。
“陛下,臣鬥膽請求,罷免許軾現在的職位。”
“大明應當是法治的。”
說著,胡惟庸又得意的看了一眼許軾,以為勝券在握。
“臣以為以許軾的資曆是無法勝任的。”
此話一出,得到了滿朝文武的認可。
朱元璋朝著胡惟庸看了一眼,很快便開口道:“此事我早已知曉。”
“當初天下初定,許多製度都沒有完善,情有可原。”
台下的大臣們頗為震驚,沒想到朱元璋因為許軾的事情,會如此之說。
“好了,今日散朝後,我會重新下達冊封的。”
朱元璋擺了擺手,似乎不在意這件事。
“還有其他的事情上奏嗎?”
朝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的情緒無法琢磨。
朱元璋將目光重新定格在胡惟庸的身上,似乎帶著些許的不滿,“胡惟庸,你是要跟李善長那個多學習學習好的。”
“這麽點事情也需要你上奏折?”
“不要搞事情,攪動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