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苦曲唱罷,多鈴和古猜又哭了良久,方才收整好了師父遺體。阮黑身無一物,沒有什麽遺產,隻在口中含了一顆價值連城的駐顏珠,他窮了一輩子,死後算是享受了一回帝王將相才有的奢華待遇,采珠半生,最終葬在青螺蚌甲中,蚌甲在蛋民中是龍居,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但我們在堆積成了小山的蚌殼中尋了半天,也沒見有足夠完整巨大、可以作為棺槨的蚌甲。這四壁環繞的天井中,隨處可見古人屠蚌采珠的雕刻壁畫,又有成千上萬的螺蚌空殼,肯定曾經是一處專門刮蚌的場所。我們在海上曾經捕得一隻硨磲,它的蚌殼如白雪般晶瑩,交錯閉合如牙齒的兩殼,如堅甲環抱,無隙可投,如能找到類似於食人蚌的甲,那才是最適合做棺材的靈物。
我並不死心,揭掉上麵的一層蚌殼,想看看深處有沒有埋著食人蚌,不料扒開幾層蚌殼,裏麵竟露出很大一塊銅板,撫去上麵細碎的蚌殼和泥沙,銅體被海水浸淘已久,但銅板表麵上紅色的斑痕累累,可以看到鏤刻著許多赤身**的女子人形,其形態皆為在海中嬉戲遊動,姿態妖嬈豔絕。
我們沒想到竟會挖到這種東西,一時不知這精美的鋼板是何物,又為什麽會埋在蚌殼堆裏。鋼板上有兩個銅環,看來這是個可以揭開的蓋子,我想說這恐怕是口裝屍體的棺材,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圖案和形製卻都不像,哪有棺材蓋子上鑄銅環的?於是話到口邊又咽了回去,因為不明究竟,沒敢擅自揭開銅板,對胖子打個手勢,二人繼續清除四周的螺蚌遺骸。
胖子掘開四周的螺甲,將其整體露出,原來這裏埋著一副大如水缸的青螺甲殼,螺口被銅板封住。看那螺甲上的紋理,天然形成一個女子,衣紋俱全,手有指、腹有臍,眉目姣好,無不與生人酷像。常聞蚌中有天然生成的羅漢觀音像,今天果真親眼所見,外殼水紋形如女子,也算是一件海中的奇異之物,原來蚌中有人像的傳言,並非是蛋民漁民空穴來風的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