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她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纖腰嫋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嫂嫂來了”,武鬆招呼道。
“嫂嫂好啊”,我也禮節性地招呼道。
“這位好漢是從西方極樂世界來的,這三位是他的同伴”,武鬆向他嫂嫂介紹道。
隻見武鬆的嫂嫂叉手向前,向我們行了個“萬福”之禮。
武鬆的嫂嫂,本是清河縣南門外潘裁縫的女兒,排行六姐,從小纏得一雙小腳,故起名金蓮。
由於家貧,父親早死,她九歲被賣在王招宣府中,學習彈唱。
她機智伶俐,不到十五歲,就會描鸞刺繡,還彈得一手好琵琶。
後來王招宣死了,她被轉賣給了張大戶。
金蓮十八歲時,出落得十分漂亮,“臉襯桃花,眉彎新月”,與眾不同。
加上她“描眉畫眼,傅粉施朱”的用心打扮,更是“喬模喬樣”,媚態百生。
後來,金蓮因不願受主人侮辱,遭到報複,被迫嫁給了醜陋不堪的武大郎為妻。
這武大郎不愛應酬之事,沒和潘金蓮來酒店,此時仍挑著炊餅在沿街叫賣。
這武鬆雖然是個英雄,但出身草莽,是個不解風情之人。
我望著眼前楚楚動人、風情萬種的潘金蓮,突然心生惻隱之心,便對她多了一份憐愛。
席間,老林望向武鬆和潘金蓮,問道:“請問二位,這陽穀縣境內有沒有洞穴啊?"
武鬆搖頭說不知道。
潘金蓮沉吟半晌,說道:“離景陽岡大約十幾裏處,有一個皇姑塚,塚邊常有狐狸出沒,聽說這塚邊還有一個狐狸洞,相傳古時有狐狸在此成仙,不知真假。”
餐後,我們便邀請潘金蓮一同前往皇姑塚,潘金蓮欣然應允。
我們先到旅店拿了探洞的裝備,結了賬後,便一路朝景陽岡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