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閣樓,眾人跟隨小二上了三樓。
房間很大,整體木質建築,兩個大花瓶看似價格不菲,一張花木雕桌子擺在中央,窗外景色,一覽無餘。
小二上了一桌子酒菜,有酒有肉,但眾人都無心吃,全都趴在窗邊,等待著比賽開始。
聽小舅母介紹,端午節除了賽龍舟外,還有詩會,各鄉和縣裏的讀書人都會來,不少人,都是衝著詩會而不是看龍舟,指望著一語驚人,被知縣大人發掘。
轉眼間,到了卯時,太陽漸漸升了起來,知縣江平的馬車從縣府出發,向本次龍舟賽被“征用”的碼頭而來。
陳總甲和劉總甲,帶著四十多名衙役跟隨兩旁,江平、途安、陳登、文吏、獄吏五人登上碼頭木樓,兩岸的喧囂瞬間停止。
端午節和過年還有中秋節,但凡有盛會,百姓是無需向縣令下跪的,僅此三天。
眾人落座後,文吏送上文書,知縣江平起身,為龍舟賽獻上賀詞。
雖然有鐵皮圍成的喇叭擴音,可離得太遠,於嘉根本聽不見是什麽話,隻能聽見江平扯著嗓子喊,估計是紀念屈原,以此精神灌輸百姓的愛國思想,祈禱國泰民安。
隨著江平念完,碼頭力夫拎起鼓槌,將岸邊的大鼓敲得咚咚作響,龍舟賽正式開始。
碼頭的右邊五裏處,十三個鄉的龍舟整齊列隊,雖說是鄉下的龍舟,比不上各縣參加府城比賽的龍舟,可百姓們看的也是津津有味。
起始處,兩岸彩旗招展,隨著雷鳴般的鑼聲響起,各龍舟上邊的漢子,喊著口號滑起了槳,漸漸地,前後也拉開了距離。
大雁鄉龍舟,敲鼓帶隊的人,是鄉老的孫子李鴻。
本來,鄉老允許於嘉想派人參加比賽,說好了給他兩個位置,可夕陽裏百姓都願意守家掙錢,沒人願意參加,於嘉便回絕了鄉老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