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君默一行取出《蘭亭序》真跡和盟印後,片刻不敢停留,當日便離開越州,欲北上揚州拜會袁公望。從越州到揚州,最快的方法是走水路,也就是從杭州下運河,乘船經蘇州、常州、潤州,過了長江便到了,全程六七百裏,順利的話三四日即可到達。
杭州在越州西北,距山陰一百餘裏,蕭君默一行策馬疾馳,當天夜裏便到了杭州。眾人在東門外找了家客棧住下,蕭君默當即要去運河碼頭聯係船隻,以便明日一早啟程,不料辯才卻叫住了他,讓他延遲一日,聯係後天的船隻。
蕭君默不解:“法師,現在玄甲衛肯定在後麵咬著咱們,您何故要拖延一天時間?”
辯才看了看他,欲言又止。
蕭君默看著他的神色,知道他一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非辦不可,卻又擔心節外生枝,故而猶豫不決。這麽想著,蕭君默也就不催促他,等他自己說。
辯才又沉默半晌,才一聲長歎,道:“蕭郎,今日在蘭渚山上,咱們曾談及,先師圓寂之後未曾起墓造塔,那你可知,先師的遺骨到底埋在何處?”
蕭君默略微沉吟:“晚輩料想,為了不讓盟主遺骨被覬覦《蘭亭序》的人攪擾,您當初料理盟主後事之時,一定做得非常隱秘。至於這具體的埋骨之處嘛,晚輩雖然無從猜測,但有一點還是敢大膽推斷。”
“哪一點?”
“盟主的遺骨肯定不會埋在蘭渚山上,甚至……不在越州境內。”
辯才笑了笑:“聰明。不瞞蕭郎,先師的遺骨就埋在離此不遠的天目山上。”
“天目山?”
“是的。”
蕭君默知道,天目山在杭州西麵一百多裏處,鍾靈毓秀,是名聞天下的東南名勝,相傳為韋陀菩薩道場,曆來有“龍飛鳳舞,俯控吳越;獅蹲象立,威鎮東南”之稱。辯才將智永遺骨埋於此地,想來也是順理成章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