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其實對於這個節日,民間有多種稱呼,“中元節”是它在道教中的名字,佛教則稱這一天為盂蘭盆節,不信仰這兩種宗教的人們會稱呼此節為“七月半”,這也引出了中元節的時間——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
中元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最早是用來祭祀祖先的節日,並非後來人們所稱的“鬼節”。它是如何和“鬼”搭上邊的呢,目前有這樣幾種解釋:1、在道教中有一個被稱為“三官大帝”的神靈,其中包含了天官、地官和水官,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據說中元之日,地官打開地獄之門,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2、從佛教來解釋,盂蘭盆在梵語中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逐漸誤解了這個節日的意義,因此也就開始流傳一些與之相關的恐怖故事。
如今,在各地也都保留著一些與中元節相關的習俗,比如祭祖、燒紙、超度亡魂、放河燈等等。由於其特殊的性質,同時也流傳下來了一些相應的禁忌,如八字輕的人不要夜遊、不要偷吃祭品、亂踩紙錢。
2003年8月12日正好是當年的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台灣省台南市新華區格外熱鬧,每年的中元節,新化都會按照習俗舉辦法事以及演出布袋戲。一夜喧囂過後,城市逐漸平靜,誰曾想地獄之門在這天深夜真的向一戶人家打開了。
2003年8月13日清晨,眼看快到學校上課的時間了,與爺爺奶奶和大姐同住的康小妹才不情願地背起書包準備出門。康家的情況比較特殊,除了正在讀高中的大姐之外,現在讀初二的康小妹還有一個7歲的弟弟,當時康小妹的父母都在大陸經商,所以將三個孩子都交給了爺爺奶奶照顧,直到這年7月,康家弟弟即將入學,母親陳美莉才趕回家中,將大女兒、二女兒繼續留給公婆照顧,自己和小兒子住在一起,以便辦理上學事宜。兩家相距並不遠,因此陳美莉每次都會在上學前為兩個女兒送早餐,可今天她卻遲遲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