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著名導演法蘭克林-沙夫納根據一個真實事件,拍攝了一部名叫《巴比龍(Papillon)》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名因冤入獄,被囚禁在惡魔島的囚犯不斷越獄的故事。這個被人稱為“巴比龍”的囚犯在被關押的十幾年中不停地越獄,即使頭發花白,依舊為了自由抱著一堆椰子殼跳進大海。
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像《巴頓將軍》一樣為他帶來“10項提名、7項獲獎”這這樣的榮譽,隻獲得了第46屆奧斯卡最佳配樂的提名,但不妨礙它收獲大眾的喜愛,成為口碑不輸《肖申克的救贖》的越獄電影。
1906年,亨利·查理爾出生在法國羅訥-阿爾卑斯大區的阿爾代什省。在他出生後不久,沒有責任心的父親便不知去向,查理爾跟著辛勤節儉的母親和兩個姐姐一起過著貧窮而艱苦的日子。可惜的是,母親還沒享受過三個孩子的孝順,就在查理爾10歲那年因病去世了。從此查理爾便隻能跟著兩個姐姐相依為命,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雖然生活貧困,但兩個姐姐還是供弟弟讀完了高中,1923年,查理爾應征入伍,在海軍部隊服役。1925年,查理爾光榮退伍,他沒有選擇回家,而是跟著幾個老鄉一起去了首都巴黎討生活。
在那裏查理爾成長為一個慣偷,開保險箱是他的拿手好戲,其他的偷盜技巧也是爐火純青,很快就憑借這些技能成為了巴黎黑幫的一員。這一年查理爾不僅“生意”蒸蒸日上,還迎娶了自己的妻子,兩人很快就有了一個女兒。在黑道出了名,查理爾也擁有了自己的花名——因為胸口的蝴蝶紋身,他被道上的兄弟稱作“巴比龍”(法語,蝴蝶的意思)。
1931年,是改變查理爾命運的一年。盡管之前他一直在從事違法犯罪,但從沒有被警察找過麻煩,可那年冬天,正在家睡覺的查理爾被一陣敲門聲驚醒,妻子開門後一群警察便衝了進來,大喊著讓他起床,並將其扭送到了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