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走過來一個老者,是這個村僥幸生還的村長,劉大壯道:“村長,我可否把兩個朋友安排在您這一陣,並將這些狗送給你們收養。我趕到城裏見了抗聯的同誌,會想辦法跟他們商量給你們轉移到更為安全的地方生活。”
村長點了點頭道:“將軍,隻管按您的想法做,我們都願意跟隨您。”
劉大壯道:“可不敢叫將軍,一個丟了部隊的野鬼罷了。”說罷,對諾夫斯基道:“你是外國人,進城太顯眼了,你留下來幫我照顧這些人和莫雅,我和老爺子進城找抗聯的人。”
莫雅道:“大哥哥不帶上我嗎?”
劉大壯道:“我辦完事就回來,你留下有更重要的事兒要做,你要照顧好這些孩子和狗狗們呀。”
莫雅點了點頭,諾夫斯基也點了點頭,說罷,劉大壯帶著安烏納就隻奔長春城走去,劉大壯心裏壓了股邪火,不在長春城給日本人鬧出點動靜,他這一路牙癢癢的憤怒沒法排出去體外呢。
劉大壯和安烏納步行趕著路往長春走去,中間路過了中東鐵路,看著有日軍的火車,車上都是日軍的槍支彈藥和糧食,劉大壯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提到這中東鐵路,確實好好的說上一說,因為東北軍和這條鐵路的恩怨實在是太多,說上三天三夜可能都很難說完。
先說說這個鐵路的曆史,中東鐵路是“中國東方鐵路”的簡稱,亦作“東清鐵路”、“東省鐵路”。日俄戰爭結束後稱中東鐵路,即中國東省部鐵路之意。中東鐵路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皇俄國為攫取中國東北資源,稱霸遠東地區而修建的一條“丁”字形鐵路。於1897年8月開始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車運營。中東鐵路建成後,大量資本注入,商貿發展迅速,30多個國家在這裏設立領事館和銀行,以鐵路為依托,以商貿為中介開埠,滿洲裏,富拉爾基,紮蘭屯,哈爾濱由此發展起來。十月革命後,北段由中蘇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