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走陰陽

第83章 小學徒言道舊城事,酒席間幾語開心顏

上回書說道,小玉米帶著陳鬼臉,來找盤州城有名的剃頭匠闞三刀剃頭刮臉。

門口的小學徒一看有客人來,立刻滿臉堆笑的迎上前去,伶牙小嘴兒裏,炒豆一樣的,蹦出的都是吉祥話、客套語,嘴皮子上的功夫,不比陳鬼臉差到哪裏去。

要說這衣食住行的日常行當,講究的就是一個手上有活,嘴裏有話。

畢竟開張的買賣,過往的行人,家家賣的商品或是行的手藝都大差不差,去哪家消費不是消費?

可有的人生意就做得興隆紅火,門庭若市。有的人就自打開張不見一人,直到關板也未開張。

兩者之間的差距為何如此之大?說白了,就是差在了這張嘴上。

生意好的鋪子,都有嘴上功夫了得的門迎夥計,專門在門口攬客。

行人一走一過,興許就聽了幾句奉承話,戳中了心窩子,旋即到店裏消費消費,這都是常有的事。

諸如有婦人去到裁縫鋪子裏選布做衣裳,店裏掌櫃的就會誇耀奉承道:“俏娘子真是百花叢中獨慧眼,選出一匹秀金絲。這布料要是做成衣裳穿在身,大街小巷一溜達,雖是身處眾人中,卻似珠玉立瓦石。”

亦或是店小二誇耀食客酒佬,會說:“客官千杯不醉,當真海量。猶如景陽岡上武二郎,汜水關前關二爺。這一壇翠柏二壇鬆,三壇四壇不老翁,五壇詩仙來作伴,六壇杜康席坐間,七壇八壇賽神仙,酒要九來添一壇?”

那真是一詞一句,專挑人家愛聽的講。就像是拍馬屁,這一巴掌下去,不落馬蹄、不粘馬背,正正當當、大大方方的朝著馬屁股上,“啪嘰”一聲,那就是清脆悅耳,聽得婦人得富貴,男人得權勢。

即便是虛無縹緲,上下嘴唇一碰就能出聲,但好話就是中聽,孬話就是牙磣。

說回那店門口迎客的小學徒,嘴上也是套話不斷,妙語連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