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章節(12點)
依連蔓兒的意思,這件事最好是連守信去找周氏說一說。他們畢竟是親生母子,話說的輕了重了,沒別人在場,著都好轉圜。如果是張氏,或者她們幾個小的和周氏說,周氏惱羞成怒,還不會鬧成樣。
雖然按照道理說,她們是沒有過的一方,這事全是周氏的。鬧了起來,周氏自然是顏麵掃地。這件事,難免成為笑柄,被人當麵或者背後評論。這個年代不同於她前世的那個年代,家族的觀念是非常重的。同做為連家人,她們的臉上也未必就多麽光彩,何況連守信還是周氏的親生。這就是常言道的,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就不是一個能夠單純講道理的地方。
而且,雖然大家都,這件事除了周氏,就沒別人。但是,畢竟沒有按住周氏的手。周氏絕對不會承認,到時候反咬一口,這熱鬧就大了。
當然了,如果張氏潑辣一些,立刻站到門口去,指桑罵槐地罵上一場,周氏心虛、顧及臉麵,下次也就不敢再這樣做了。可是張氏是萬萬不會出去罵街的。
那麽就要連蔓兒親自上陣?
連蔓兒撫額。她從前就很佩服家鄉的那些大娘大嫂們,手裏一把笤帚,指著雞鴨鵝,不點名道姓,就能將對手罵的暗自吐血、閉門不出的本領。但是,輪到她,她是沒有這個本事的。
所以這件事還是讓連守信去解決吧。
“下次出再門,咱留人看家吧,要不,就鎖門。”連守信這時開口道。
那這次就算了?張氏可以忍很多年,但是連蔓兒卻一次也不能忍。可是她也,連守信愛麵子也好,愚孝也好,怕周氏也好,他是絕不敢去和周氏說“娘,請你以後別去翻我們的”這句話的,甚至連暗示,他都難以開口。
“娘……”連蔓兒就湊到張氏身邊,問張氏的意思。